皇天簡捲入纘祖宗丕緒,四十一年以來,夙夜顧諟成訓動罔不式爰,念我皇祖重修人紀,立中華治,出政君臨之昭揭,奉天大義允赫明矣,朕豈敢違焉,惟義正而作堂扁心有未安,茲荷天恩示革運數,當新肇建殿堂大工聿就,乃仰遵天命更名正殿及門,曰皇極,中曰中極,後曰建極,左右曰文昭、武成,左右門曰會極、歸極,左右閣曰弘、政宣,治夫天心順則質,諸祖而無疑,朕心安則協諸義而允正,今以九月初一日以奏告郊廟社稷,彰朕事天尊祖之意,於戲人君建中極,乃敘疇錫福之基,臣民會極歸極寔欽,若從乂之道,特崇表正用迪訓,行尚堅胥載之忱,益鞏無疆之祚,詔示中外鹹使聞知。
因為朝中幾股主要的勢力全部接受了嘉靖皇帝的旨意,默許了三大殿改名之事,讓整件事進展極為迅速。
嘉靖皇帝也抓住時機,在釋出重錄《永樂大典》詔書後幾日再次釋出了三大殿及門、閣改名的詔書。
“父皇順心了就好。”
在詔書發出後,在京文武百官都要上賀表,裕王府中人魏廣德等自然也要隨大流表賀。
前兩天,魏廣德和張居正一直在國子監中,作為重錄大典的分校官,分配抄錄、校錄之責自然要參與其中。
這兩天事情理順了,抄錄工作已經展開,他們其實也就沒多少事兒可做。
畢竟只是抄錄不是編纂,就算要校錄也沒那麼快有活兒幹。
今日遞上賀表後,兩人就結伴回了一趟裕王府。
“大典抄錄大概什麼時候能夠完成。”
裕王知道魏、張二人是去了通政使司送賀表後才過來,於是又關心起抄錄大典之事。
“怕是要耗上數年時間。”
魏廣德沒有開口,張居正已經搶先答道,“之前雖有聽說,可還是第一次看到永樂大典,經過清點約有萬一千餘冊,又僅選出三百抄錄官.....”現在,在座諸人中見過《永樂大典》的就是他和魏廣德兩人,裕王問起,張居正自然進行解答,這些也都不算是機密事。
就在張居正滔滔不絕講述之時,忽然外面有小內侍匆匆跑來,在門外就向著屋裡通報道:“稟殿下,王府外有大隊錦衣衛前來,說是要捉拿唐汝輯唐大人入詔獄。”
聽到內侍的通報,張居正當即閉嘴,眼光看向唐汝輯,而裕王、殷士譫等人也都看了過去。
此時的唐汝輯已經臉色發白,嘴巴微張,渾身微微顫抖。
錦衣衛要帶走唐汝輯,其實眾人腦海中都已經清楚了原由,必然是牽扯進了嚴世番的桉子裡。
嚴嵩早已在錦衣衛監視下南下返回江西老家,人走了可不代表桉子就結了,實際上以刑部、大理寺和都察院組成的三司已經開始對嚴世番所犯罪責進行審問。
就在前幾日,工部左侍郎劉伯躍、刑部右侍郎何遷等人俱以被押入詔獄待審,甚至有傳聞湖廣巡撫都御史張雨、廣西按察司副使李應樞等人涉桉,錦衣衛緹騎已經出發拿人。
“殿下,唐某去王府外看看。”
在眾人的視線中,唐汝輯已經起身想,向裕王拱手後,又向殷士譫、魏廣德等人行禮後,這才轉身出了屋門。
“殷先生也去看看吧。”
裕王沉默片刻後,又看了眼唐汝輯離開的背影,這才說道。
錦衣衛拿人,裕王府自然不能反抗,倒不是裕王惡了唐汝輯,實際上到現在為止,王府中人對唐汝輯的印象還不錯。
在殷士譫起身之時,魏廣德也隨之站起來衝裕王拱手道:“殿下,臣也去看看。”
魏廣德都站起來了,張居正也不好繼續坐在那裡,也是跟著起身。
裕王點點頭,臉上不悅的說道:“你們去看看吧,到我裕王府拿人,還真是給他漲了臉了。”
說實話,錦衣衛要拿唐汝輯有的是時間,雖然唐汝輯一天之中大部分時間都在王府內,可是離開王府的時候也不少,可他們偏偏要在白天跑到裕王府來拿人。
裕王心裡不生氣是不可能的。
只是那是錦衣衛,裕王就算心裡再不爽也只能忍著。
魏廣德等人快步追上唐汝輯,和他一起出了王府側門,果然看見有幾十名廠衛的人在那裡等著。
他們還算知道這是什麼地方,沒有膽大到直接闖進王府裡拿人,還知道叫人出來。
殷士譫對這些廠衛可沒什麼好臉色,直接問道:“你們要拿人是奉誰的命令,唐大人所犯何罪,可有駕貼?”
一口氣,殷士譫就對錦衣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