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錫爵還是徐時行。
“理由呢?”
裕王不死心的追問道。
魏廣德呵呵一笑,“殿下,到了這個時候,不管是王錫爵還是徐時行,其實都是有能力奪下狀元的,至於最終誰笑到最後,那是陛下的心意了。”
“賭”
裕王最終還是沒說出,這賭的還真就是嘉靖皇帝心意的話來,雖然這說起來也不算揣測上意。
“殿下,可知這徐時行的來歷否?”
這時候,張居正忽然說話道。
他多會來事兒的人,聽到魏廣德這麼說,心中也是更看好徐時行了,原因自然就是,這徐時行還真有一段不一般的經歷。
裕王聽到這裡也是來了興趣,“說說看。”
“坊間傳聞有二,一是這徐時行本姓申,其祖上本是蘇州富商,後家道敗落,父母先後亡故,故由其舅舅徐家人收養,因而改姓徐。M..
二是這徐時行家中本是寒門,其祖為讓他活下來,所以過繼給一戶徐姓人家。
兩個傳言相同點都在於徐時行本姓申,想來這應該是沒錯的。”
張居正說道這裡就閉口不言,畢竟涉及別人隱私的事兒,說多了總不好,給人背後嚼人舌根子的感覺。
魏廣德是第一次聽到這個傳聞,有些驚訝的看向張居正。
這幾天他煩心事兒夠多了,哪裡有時間打聽這次會試上榜那幾位的經歷過往。
“徐時行,申時行”
魏廣德只是嘴裡喃喃唸叨幾次,也記不得自己印象裡的名字到底是姓徐還是姓申了。
好吧,他已經被搞糊塗了。
“說起來咱們嘉靖朝還真是的,呵呵”
沒等裕王說話,殷士譫就在一邊嘿嘿笑起來。
“怎麼了?”
魏廣德好奇問道,他一時沒明白殷士譫這話是什麼意思。
“呂閣老那事兒,當年呂閣老考進士那會兒,就是進士登科錄上記載的還是李本,直到殿試後才上奏恢復的姓氏。
不過他那個是圖籍誤錄為李姓,其實他們家姓呂。
要改圖籍可不簡單,是整個縣、府到布政使司,還有戶部黃冊,所以就算呂閣老考上舉人功名,都還是隻能登記為李本,以李姓參加會試、殿試,這不考中進士光耀門楣,才上奏請更改圖籍恢復原姓。”
殷士譫笑著說道。
“要說這個,其實我也知道有一人也是改了姓氏的。”
聊起八卦,張居正也來了興致。
“是誰?”裕王好奇問道,“又是為何改姓?”
更改姓氏,這在古代可不是小事,遊俠掛在嘴邊的話是什麼,“行不更名坐不改姓”。
在《史記·五帝本紀》的結尾記載了五帝時代的姓名制度。
“從黃帝到舜、禹,都是同姓,但立了不同的國號,為的是彰顯各自德業。所以,黃帝號為有熊,帝顓頊號為高陽,帝嚳號為高辛,帝堯號為陶唐,帝舜號為有虞。帝禹號為夏後,而另分出氏,姓姒氏。契為商始祖,姓子氏”。
從中可以看出,姓氏是道德的代表,人有姓氏是出自對人道德的期許。
在傳統觀念裡面,孩子出生並不是因為父母生養孩子而具有了為其取名的權利,而是為了本家族血緣的道德傳承,沒有姓氏就沒有道德依據,否定姓氏也就是否定自身道德,以及家族傳承。
“南京坐營官、都督僉事劉顯,聽說他本姓龔,和善貸算是老鄉,應是南昌府人,流落四川時得了劉姓御史恩惠而改姓劉,又冒川籍參加武舉,才得以充軍,因武藝高強武仕道路步步高昇。”
張居正笑著說道。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