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臉色稍好,微微點頭,示意魏廣德繼續說下去。
隆慶皇帝的優點之一就是能聽人勸,只要你在提出你的意見,他心情不管怎麼樣都會耐心聽完,而不會煩躁的打斷。
“有云:是故百戰百勝,非善之善也;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魏廣德繼續說道。
最後,他才說道:“所以,孫子最後才說,故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看似魏廣德的話雲山霧罩,可隆慶皇帝畢竟是被高拱九年義務教育教出來的,把魏廣德說的三段話提煉出重點就是,“全國為上”、“不戰而屈人之兵”和“上兵伐謀”。
全國為上,指的是使敵人舉國降服,而不是用武力擊破敵國。
不戰而屈人之兵,則是字面意思,那就是不透過交戰就降服全部敵人。
至於上兵伐謀,意思就是上等的軍事行動是用謀略挫敗敵方的戰略意圖或戰爭行為。
“你想用什麼謀略?”
魏廣德的話,成功的引起隆慶皇帝的重視,他饒有興趣的問道。
“對蒙古人,其他的法子沒用,聽說草原人只敬重強者,只有展現你強大的實力,讓他自知不敵,才會讓他們知難而退,不再犯邊,甚至俯首聽命。”
魏廣德答道。
“這些,朕也知道,可是我大明對上韃子,勝敗各半,如何讓俺答汗屈服?”
隆慶皇帝皺著眉,狐疑問道。
“展現大明軍力,壓倒性的軍事力量,讓俺答汗知道,他能苟延殘喘到今日,只是我皇仁慈,沒有下定決心消滅他們。”
魏廣德毫不遲疑說道。
“你要.怎麼做到?”
說出這話的時候,隆慶皇帝沒來由的覺得心裡沒底。
明軍的情況,他怎麼會不清楚。
就是京營,他在裕袛的時候就經常在京城閒逛,自然見識過大明京軍的實力了。
真讓韃子知道了明軍京營的實力,會不會勾引韃子殺來?
“兩點,最起碼要做到兩點。”
魏廣德開口說道,不是他賣關子,而是他還沒考慮好二者的先後秩序,怎麼才能把威懾力放大到最大的程度,做到“不戰而屈人之兵”。
於是,他緊接著說道:“首先要讓俺答汗意識到我大明軍卒戰力,之前因大同軍突襲板升城,各邊鎮受此激勵,曾經積極主動出戰。
但之後因大同總兵官劉漢一次突襲草原失利而被治罪降職,讓各邊鎮就不再進行這樣的軍事行動了,恢復到原來一味防守的狀態,也只有馬芳還時不時外出掃蕩。
陛下,應該鼓勵邊軍將士主動出擊,展示我大明軍士的悍勇。”
隆慶皇帝聽到這裡,微微點頭。
劉漢被降罪後,從總兵貶為參將,這事兒他知道,還是楊博在嘉靖皇帝那裡求情才沒被一擼到底。
“勝敗乃兵家常事,這點,朝廷可以做到。”
隆慶皇帝當即就給出肯定答覆,只要敢於主動進攻,即便遭遇失利,他可以免邊鎮將領的罪。
“其次,臣記得祖宗時有大閱禮,竊以為國之大事在戎,今人心懈惰,如此若非假借天威親臨閱視,不足以振積弱之氣,而勵將士之心。”
魏廣德繼續說道。
“大閱禮?”
隆慶皇帝皺眉。
大閱禮,這個貌似很久沒有進行了。
有明一代,軍禮形式內容豐富,“親征為首,遣將次之。方出師,有禡祭之禮。及還,有受降、奏凱獻俘、論功行賞之禮。平居有閱武、大射之禮。而救日伐鼓之制,亦以類附焉。”
.yetianlian.info。m.yetianlian.info
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