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過竹筒,那太監也不敢開啟,而是轉身就進了承天門往司禮監報信去了。
這麼大的事兒,肯定要儘快報到西苑去,也難怪那人沒有去通政使司,應該是王府派出來報信的。
至於地方官府的公文,也會在今明兩日送到通政使司去。
不過,剛才幾人的對話可沒有防著其他人,那百戶在短暫失神後也反應過來,那人口中的景王是誰。
“你們過來。”
招來身後的校尉,吩咐道:“扶他到旁邊休息。”
隨即看到那信使的臉色,又說道:“給他準備點吃食,四天跑了數千裡,看把人累的。”
王府侍衛,許多其實都是衛所選拔,不是京營就是錦衣衛,實際上大明朝這會兒當兵的,幾乎都是衛所子弟。
大家,其實是一類人。
景王死了的訊息,很快就在承天門外廣場上傳播開來。
很快,這裡幾乎所有的內侍、宮女還有樂手都知道了,禮部官員自然也聽到了訊息。
驚訝之餘,又趕到承天門來打聽訊息。
景王死了,這意味著朝廷馬上就要派出禮部的人和行人司的官員趕赴湖廣安陸處置此事,只是不知道會是哪些個倒黴蛋。
這種公差可不是遊山玩水,那是要一路沒命的跑,部裡定下的抵達時間那是一天都不能耽擱的。
不由得,那禮部主事還在沾沾自喜,幸好自己今年領了這鰲山燈會的差事,應該不會輪到自己才是。
高忠這會兒還在司禮監值守,不過最近身子不爽利,一直都是坐在炕上。
當守門太監把承天門外發生的事兒抱進來後,高忠也不敢怠慢,叫人帶上竹筒就急忙往西苑趕去。
雖然知道報這個信怕是會惹怒皇爺,可沒辦法,必須馬上報上去。
過年的京城,自然是不戒嚴的,否則百姓還如何欣賞這壯觀的鰲山燈會。
不管朝廷還是內廷財政緊張到何等程度,這燈會終歸是要辦的,還不能寒酸了,否則就有損天家氣象。
隨著觀燈百姓的來去,幾乎一夜之間,遠在湖廣的景王死了的訊息就傳播開來。
“哪兒來的訊息?”
魏廣德是在府裡聽到的,還是沒事兒的下人跑去看鰲山燈會後帶回來的訊息。
魏廣德沒打算去,可也不阻止府裡下人去看,只要不影響他們的生活就行。
“李三他們去看了鰲山燈會,說是入夜前,有湖廣景王府的王府侍衛送會來的訊息。”
張吉稟報道。
魏廣德內心裡其實在此刻並沒有太過驚訝,畢竟早有預料的事兒,不過面上還是要裝作吃驚的樣子。
“景王可比裕王殿下還要小一個月,沒想到就這麼去了,殿下知道了一定會很傷心才是。”
魏廣德佯裝嘆氣著說道。
下面的張吉聽了,低著頭也沒接話,不知道在想什麼。
魏府的人,誰不知道自家老爺靠的是裕王,景王的死活和他們有關係嗎?
“老爺,你應該去王府一趟。”
這時候,一邊的夫人徐江蘭說道。
“是該去。”
魏母這時候也說道。
這年頭走一次遠門不容易,魏母自到了京城後就沒打算短時間回去,至少也得等孫子有個兩三歲,懂事兒才走。
“張吉,通知外面備車,我們去裕王府。”.
魏廣德從善如流,自無不可。
只是這事兒他有插手,確實絕對不敢在裕王面前邀功的,想來高拱那裡也是如此。
次日,西苑傳出旨意,遣誠意伯劉世延前往湖廣安陸諭祭,有司治喪葬如禮加祭二壇,遣中官王臻往,經理其府事,迎柩歸葬西山。
而在同日,禮部尚書李春芳、侍郎高拱等經過商議也上奏,“景王薨,王妃王氏無嗣計,請其宮眷居於京邸”。
當日,嘉靖皇帝點頭,命中官王臻一併辦理。
不過所有人都知道,關於景王府的後事這才剛剛開始。
景王病死,年二十九,無子,妃還京之後,就是景王除國以及奏還景王府所佔陂田數萬頃。
魏廣德知道,可卻是鞭長莫及。
湖廣,距離江西還是太遠,不用說那是湖廣官員們的一次饕餮盛宴。
(本章完)
/yt79042/35899644.html
。m.yetianl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