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芳心裡清楚,最開始抄錄那兩年,朝中投入資源有限,每年也就完成千餘冊,也就是去年和今年進度才陡然提升,否則哪裡能抄這麼多。
可即便這樣,看皇帝的語氣也就嫌慢。
“臣已經讓他們加緊抄錄,爭取一年內完成大典的抄錄工作。”
李春芳知道該自己接話,他也只能這麼說。
“你去忙吧,校錄館那邊你要時常去看看。”
嘉靖皇帝只是說道,隨即就從黃錦手裡接過李春芳遞上來的紙條。
李春芳退出宮殿後,嘉靖皇帝低頭看了眼紙條上的內容,上面記錄的是抄錄大典的總冊數和各分校官的進度。
自然,排名第一位的是魏廣德,以千餘冊排在第一位,而張居正緊隨其後,校閱八百餘冊,其餘分校官則在六、七百冊上下,差距明顯。
“還是朕欽點的人,用起來才貼心。”
嘉靖皇帝忽然說出一句沒頭沒腦的的話來,若是別人恐怕都不明白其中的道理,而一直跟在嘉靖皇帝身邊的黃錦倒是一下子明白過來。
要說欽點,當朝最出名的莫過於李春芳和魏廣德兩人。
李春芳是天賜,魏廣德則是皇帝賞功。
要說現在內閣諸人中嘉靖皇帝最放心哪個?
當然是李春芳,他自始至終都是小心謹慎,從不逾越。
至於首輔徐階,或許許多人都聽說過一個故事,那就是嘉靖皇帝曾經斥責徐階為小人,甚至許下“永不錄用”的誓言。
好吧,這還是因為當初徐階在皇帝面前出爾反爾,讓年少氣盛的皇帝對此耿耿於懷許久,甚至落井下石將他發配到地方。
只不過他命好,兜兜轉轉又回來了。
今日看到分校官裡最賣力工作的就是魏廣德,嘉靖皇帝心裡難免有了這份感慨。
民間鄉野常譏諷袁煒、李春芳等人為“青詞宰相”,實際上現在內閣中四人,個個都是此種好手。
都不願意為皇帝分憂,又任何能盡心竭力為他治理這個偌大的國家。
這就是現在嘉靖皇帝的心情,對現下朝廷官員還算很滿意。
“皇爺慧眼識珠,這些都是理所當然的。”
黃錦在此時給了嘉靖皇帝一記龍屁,讓皇帝心情又高興了許多。
“都說子實為人優柔寡斷,可這樣的人穩重,辦起事來四平八穩不會出差錯。”
嘉靖皇帝笑道。
至於另一個,他沒說,那是留個兒子用的,他是不會再給他升官了。
“現在裕王在做什麼?”
嘉靖皇帝忽然又問道。
“回皇爺,這些日子殿下有空就在府裡為皇爺祈福,當真是孝順的緊,前些日子知道皇爺身體欠安據說他是茶飯不思。”
黃錦諂笑道,一張褶皺的老臉如同綻放的菊花。
“哼哼.”
對此,嘉靖皇帝只是輕笑兩聲,“那孩子是叫朱翊鈞吧,幾歲了?”
“皇爺記性真好,世子就是叫朱翊鈞,還是皇爺你取的,今年三歲了。”
黃錦樂呵呵的說道,看到這會兒嘉靖皇帝精神頭不錯,就試探著問道:“皇爺,要不要老奴去請小哥兒來宮裡,讓皇爺看看。”
小哥兒,說的自然就是裕王三子朱翊鈞,從出生到現在,嘉靖皇帝都沒有去看過,實在是怕了。
說實話,現在嘉靖皇帝都不知道是不是因為自己乘鰲山燈會的時候在城樓上偷眼看過,才讓他的嫡長孫莫名其妙就沒了的。
說起來嘉靖皇帝也是很慘,很小的時候父親就死了,而他自己的兒子也是出生不久就接連夭折。
特別是兩次封太子後,兩位太子都很快死去,真是把嘉靖皇帝嚇個半死。
要知道,他這皇位怎麼來的,可不就是堂哥正德皇帝朱厚照無嗣嗎?
“二龍不相見”的箴言,在旁人看來似乎是無稽之談,可真要落到自己身上,誰又敢篤定不信這些鬼神之說。
更何況這還是在明朝,鬼神之說盛行,這時代可沒什麼無神論。
“仔細想想,朕的命其實還是很好的。”.
不知何時,嘉靖皇帝忽然笑起來,看似很隨意的說道。
黃錦聽在耳朵裡,心裡卻是一驚,因為他想明白了嘉靖皇帝話裡的意思。
或許,這就是因為跟在皇帝身邊時間長的緣故,兩個人思維的頻道差不多吧。
說起來,明朝從第一位皇帝太祖朱元璋起,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