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斷絕,打算逃走,卻被副將湯克寬設伏兵擊敗,手刃倭寇首領三人,參將王詔等人隨後趕到,將倭寇全部剿滅。
於是俞大猷率部轉移到潮州,又將藍松三、葉丹樓、吳平等山賊招降。
此時海盜首領吳平在南澳築城造反,造船幾百艘,聚眾一萬多人,劫掠濱海諸郡。
廣東俞大猷遂與福建戚繼光合作,俞大猷率領水軍,戚繼光率領陸軍,二人夾擊南澳,大破吳平海盜,吳平隻身前往鳳凰山老巢。
戚繼光留守南澳,俞大猷派部將湯克寬、李超前往攻打,但卻遭遇失敗,吳平搶奪民船逃到海上,由此俞大猷遭到巡按御史的彈劾。
魏廣德知道訊息的時候,彈劾已經發起,先是遞送到南京兵部,南京兵部尚書李遂認為俞大猷攜大勝之軍圍剿海盜曾平居然讓人跑掉,顯示出其治軍無能,故而認可此事。
只是因為涉及廣東總兵官,事關重大,所以才以南京兵部的名義,附議了彈劾俞大猷的奏疏,一併送入京城由天子定奪。
魏廣德也是從裕王府那邊知道的這個訊息,因為有南京兵部的認可,此事並未經過兵部楊博之手,而是直接送入內閣票擬。
“李遂這個老東西,真是無事找事。”
魏廣德放下手裡的條子,感覺此事有些頭疼。
勝敗乃兵家常事,豈可因為一戰就直接剝奪俞大猷的官職。
這麼大的事兒,俞大猷那邊也沒給他送訊息,要是早知道此事還可以在朝中佈置一番,至少請徐階或者李春芳高抬貴手,在票擬的時候替俞大猷說說好話才是。
此事奏疏已經到了內閣,魏廣德可沒有權利自由進出那裡。
按照內閣的速度,這種彈劾一鎮總兵的奏疏,肯定是優先處理,此事怕已經票擬完成了。
隔壁院子就是張居正的值房,可魏廣德看著桌上的條子,卻升不起半點興趣過去找他說說此事。
晚了。
就算找張居正在徐階面前說和,那時的奏疏怕已經到了嘉靖皇帝面前。
默默坐在桌前想了一陣子,魏廣德推敲內閣可能的票擬。
大機率會認可這份彈劾奏疏,因為其中有南京兵部的意見,直接駁回機率很小,除非之前早做打算,把徐階和李春芳那裡把工作做好。
至於結果,有可能是罷免,也可能是申敕。
南京兵部
自從裕王逐漸得勢以後,原先被髮配到南京的裕王府門人幾乎都已經被調回京城,或者外派到各地為官,在南京還真沒什麼關係。
這也是魏廣德一直忽略南京六部的原因,總覺得那裡的官員都是養老的,不問世事,所以一直疏於打理關係。
沒想到,在這件事兒上給他下了絆子。
南京兵部尚書,就算老丈人魏國公徐鵬舉都不敢輕易招惹,這一下子還真讓他束手無策起來。
“罷罷罷,隨他去吧,也算是給俞大猷提個醒,以後有人彈劾他,看他要不要事先告訴我,這麼打個突然襲擊,神仙都難救。”
魏廣德在心裡想著此事,一切等西苑那邊批紅就知道結果了,左右最壞結果就是罷官。
讓俞大猷回家閒住一段時間也好,反正大明這些年四處都有戰事,像俞大猷這樣能打的將軍,還怕沒有出頭之日。
下午散衙後,魏廣德出了校錄館上了馬車後,沒有急著回家,而是對車伕吩咐道:“去裕王府。”
雖然認命,隨皇帝處置,可對於南京兵部尚書李遂,魏廣德可不會輕易放過他。
能擔任兵部尚書之人,自然明白勝敗乃兵家常事的道理,居然以一戰勝敗定一鎮總兵的去留,這樣的兵部尚書絕對不稱職。
動李遂,還是先徵得裕王同意為好。
(本章完)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