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都回去吧。」
嘉靖皇帝冷冷的看著跪在堂下的女人,隨後,嘉靖皇帝忽然有些興致缺缺。
本來剛才高興,還想著留她們在永壽宮用午膳,現在已經全然沒有了這樣的興致。
這時,沈貴妃才起身,帶著其他妃嬪走到殿中央,齊齊對嘉靖皇帝行禮。
「妾身告辭。」
隨後,妃嬪們起身,緩緩退出大殿。
在盧靖妃她們即將出門的時候,嘉靖皇帝的聲音再次響起。
「告訴景王,安安心心去德安。」
盧靖妃知道,嘉靖皇帝這話是說給她聽的,是叫她壓制住景王那顆有些躁動的心。
景王做了什麼和正在做什麼,盧靖妃多多少少也知道一些,即便不知道詳情,可很多也能猜出來。
至少,陸炳的事,其中就充滿了陰謀的味道,而當初由她安排下去的幾個人,在這個時候都遭到了牽連,生不見人死不見屍。
不敢多說半個字,盧靖妃隨著沈貴妃等人快速離開了永壽宮,一路上沈貴妃還不住抱怨。
「靖妃,你怎麼如此糊塗,景王雖然是你兒子,可封地那是國家法度,是我們可以干預的嗎?」
盧靖妃聽後也只能默默低下頭,不敢和沈貴妃有半分爭辯。
雖然在她心裡想的還是,沈貴妃會這麼說,無非就是因為她沒有子女的原故,否則怎麼可能會如此。
《皇明祖訓》內令:凡皇后止許內治宮中諸等婦女人,宮門外一應事務,毋得干預。
有了這條組訓,加之朱元璋安排其後代迎娶的皇后都出自民間,有效防止外戚干政的可能,有明一朝後宮干政的情況確實比較少見,遠不如前朝那麼頻繁。
「後宮不得干政」,據說,這話最早是明太祖朱元璋說給馬皇后聽的,之後也成為明朝後宮的鐵律。
不過,民間也有傳說,朱元璋在說出「後宮不得干政」這話時,反而是讓馬皇后直接踢翻板凳要找他理論。
傳聞,當時正是明初胡惟庸案爆發的時候,朱元璋株連胡黨上萬人,殺得血流成河,這些人不少可都是跟著朱元璋打天下的。
馬皇后看不下去,在一日問朱元璋:「天下現在太平嗎?」
朱元璋本身就在氣頭上,怒斥馬皇后說:「這是朝廷之事,後宮不得干政!」
馬皇后當時就急了,一腳踢翻一個凳子,對朱元璋說:「你是天下之父,我是天下之母,母親問孩子安定不安定,怎麼不可以了?」
朱元璋啞口無言。
雖然在當時,朱元璋自知理虧,找不到詞語辯駁,但是之後還是在編寫《皇明祖訓》時加入了這一段。
永壽宮裡發生的一切,自然很快就會在宮中傳開,進而擴散到宮外,即便有後宮之人「凡私寫文帖於外,寫者接者皆斬」這樣的律令存在。
似乎在整個大明朝,後宮就像是一個篩子一樣,根本藏不住訊息。
….
只是在妃嬪離開永壽宮後,氣頭上的嘉靖皇帝將大殿上伺候的太監宮女也都攆了出去,而這些人自然巴不得如此。
皇帝明顯被氣著了,這個時候稍有不如意結局可能就會很慘,躲得遠遠的不失為一個好事。
「年前,徐階的奏疏說,景王府什麼時候可以完工?」
大殿上只有嘉靖皇帝和黃錦二人,這時候皇帝開口問話道。
「回皇爺,三月前後能夠完工。」
黃錦急忙躬身答道。
「三月嗎?」
嘉靖皇帝微微點頭,隨即扭頭對黃錦吩咐道:「安排下,讓他二月出發就藩,到德安也
差不多五六月了。」
聽到嘉靖皇帝的命令,黃錦驚訝的張大了嘴巴,不過很快他就反應過來,陛下是真的惱景王了。
「這一個月給我把他盯好了,不要再鬧出事端來。」
說話間,嘉靖皇帝揮揮手,嘴裡又說道:「你去安排吧,朕要靜靜。」
「遵旨。」
黃錦低頭答應一聲,隨即緩緩退出大殿。
有嘉靖皇帝這個吩咐,黃錦自然就要把事兒辦好,可是到底該怎麼做成這事兒卻有些頗費思量。
說這話的時候,可是把旁人都叫出去了,顯然不是要直接發明旨定下此事。
走出大殿,黃錦還在考慮是叫人通知禮部尚書吳山來辦還是應該找徐階去做,先得向宮裡遞份奏疏更合適。
「黃公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