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沒想到這位都快五十了火氣還這麼大,不就是一杯酒嗎?
大庭廣眾之下,魏廣德也沒有湊上去巴結嚴世藩,他的目標是嚴嵩嚴閣老,可從沒看好這個小閣老。
就來京的兩個多月裡,魏廣德在外面就沒少聽到傳說這位貪財的傳聞,收錢辦事,在京城幾乎成了公開的秘密。
也不得不佩服嚴家的聖眷之隆,幾乎可以說鬧得滿城風雨了,嚴家居然還能屁事兒沒有。
接下來幾日,魏廣德就和同年們在京城開始吃喝玩樂,對於之後的殿試,眾人其實都沒什麼壓力,因為都已經在會試中排好名次了,還有什麼好期望的。
至於繼續讀書,期望能在殿試中脫穎而出,還是洗洗睡吧。
三甲靠後,魏廣德完全對殿試沒有想法,如果說有,那就是該怎麼賄賂小閣老,好給自己安排個好點的職位。
這樣的生意,嚴閣老是從來不碰的,都是小閣老出面。
當時間來到三月十四日,中午,魏廣德就聽到張科外出聽到的訊息,也就是明日殿試的讀卷官等安排。
紫禁城奉天殿內,大太監黃錦正用太監特有的尖細嗓音大聲宣讀著旨意:
“......以廷試命少師兼太子太師吏部尚書華蓋殿大學士嚴嵩、少保兼太子太傅禮部尚書兼武英殿大學士徐階、太子太保禮部尚書兼文淵閣大學士呂本、太子太保兵部尚書許論、吏部尚書吳鵬、戶部尚書方鈍、刑部尚書何鰲、都察院左都御史周延、詹事府掌府事吏部左侍郎兼翰林院學士閔如霖、工部右侍郎雷禮、工部右侍郎掌通政使司事趙文華、大理寺卿張舜臣、少詹事兼翰林院侍講學士掌院事尹臺、翰林院侍講學士袁煒充讀卷官......”
谷鉯
和之前的會試一樣,殿試除了由皇帝直接指派讀卷官外,還會有禮部奏請提調官、受卷官、彌封官、監試官、掌卷官等,各人各司其職。
早朝結束後,奉天殿就完全交給了禮部人手中,他們要為明日的殿試做著各種各樣的準備。
殿試,對朝廷來說是非常莊嚴隆重的。
不過這些對於即將走進奉天殿參加殿試的貢士們來說,除了“哦”一句以外,什麼也做不了。
當晚,所有參加殿試的貢士們都選擇早早的睡下,養足精神為明日的殿試做準備。
第二日一早,魏廣德早起,在張吉的服侍下穿上一件嶄新的圓領襴衫生員服去參加這次的殿試。
按照慣例,即便會影響自己修仙大業,嘉靖皇帝還是會選擇親臨奉天殿,只是可能會縮短許多時間。
以前魏廣德看過電視,雍正皇帝在太和殿給殿試考生掌燈的情節,魏廣德相信是絕對不會發生的。
那時的太和殿,也就是現在奉天殿,在老百姓口中的“金鑾殿”。
嘉靖三十五年三月甲戌寅時,魏廣德穿著自己藍色襴衫,和勞堪等三百名貢士已經齊聚大明門外,在禮部官員的安排下,眾人都按照會試名次站好位置。
勞堪自然是去了前面,而魏廣德和張科、夏可範三人就只能靠後了。
隨著點卯完成,確認三百名貢士全部到場,禮部官員又詢問是否有人不能參考。
貢士自動獲得殿試資格,這是毋庸置疑的,禮部官員之所以在這裡問出這個問題,自然是出於禮制,如果有貢士家中長輩在這幾天去世,他得到訊息的話,就必須停止這次的殿試,待到三年後和下一屆貢士一起去參加殿試。
對於他的問話,場中自然沒人接話。
確認無誤後,禮部官員就帶著所有貢士從大明門側門進入,沿著長長的甬道往裡走。
甬道兩邊有高高的紅牆遮擋,不過魏廣德清楚,牆後面就是朝廷的幾個重要衙門駐地,五軍都督府、禮部、吏部、兵部等權利衙門就在這附近。
這裡,就是後世所謂的千步廊。
或許是因為紅牆遮擋了視線,魏廣德一時也分不清楚後世的這裡是什麼,完全沒有概念。
此時天色很暗,只有甬道兩側隔不遠就放著的一個石制燈臺散發這亮光,照亮周圍一小片地方。
當走出甬道盡頭,視線變得寬敞起來,而在他麼前方看到的就是那扇魏廣德曾經看到過的城門——承天門。
之前看鰲山燈會的時候,他們可不是從大明門進來的,而是從兩側長安街到的這裡,此時兩旁的街道早已封禁。
承天門。
魏廣德看到這座熟悉的城樓,隨即就知道自己剛才走過的位置是哪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