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下,隨即開口道。
“不敢有勞魏大人,小老兒出來的時間也不短了,還要會店裡看看。”
林茂沒有一口答應下來,而是識趣的說要回去,店裡生意還忙,不過起身後還是對魏廣德笑道:“下月十二小店在崇文門裡街一家新店開業,不知魏大人有時間賞光否?”
“哦。”
魏廣德先是一愣,隨即明白了點什麼,立即拱手道:“到時候一定去。”
魏廣德想到些,或許是新店開門,找點官面上的人撐撐場面,以後黑白兩道的或許會注意些。
魏廣德在京城時間不短了,可也看到過錦衣衛、東廠的番子在街上行走,收取店家的月錢,魏廣德把這個理解成“平安費”。
開門做生意嘛,求的是和氣生財。
“到時候小老二還要登門邀請大人和你的三位同年,麻煩魏大人提前為小老二說說。”
魏廣德一口答應下來,新店開業過去慶賀一下其實很簡單,還可以混頓吃喝,何樂而不為。
送走林茂,魏廣德叫張吉給自己叫來酒菜,今天他就不出去吃了,就在屋裡吃。
在這裡也住不長了,那邊契約簽好,收拾下就搬過去。
魏廣德在心裡打定主意,隨即又拿出家書看了起來。
這次前面的內容就不看了,主要是後面的那幾段。
好吧,自己雖然是穿越來的,可是這個時代就是這樣,自己老早就有預感,擺脫不了這個時代的束縛。
婚姻,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其實就算是到了後世,雖然自由戀愛很普遍的,但是影響婚姻的諸如門當戶對這樣的觀念依舊深入人心。
很多人嘴上不承認,但是內心裡其實還是認同的。
老爹在信裡並沒有名言是哪家,但是字裡行間透露出來的對方似乎是很有背景的家族。
魏廣德仔細看了兩遍,這才重新把書信摺好放回信封,尋思著該怎麼回信。
算了,還是先把之前想要做的事兒做完再說。
魏廣德把書信放進箱子裡收好,裡面已經靜靜躺著家裡來的兩封信件了,自己卻只回復了一封。
晚上,魏廣德躺在床上,尋思著接下來該怎麼做。
朝廷明旨停止了朝貢貿易,但是顯然生意又恢復了,而且朝廷也知道賺錢了,還想要賺更多的錢滿足朝廷的用度,所以才想要增加絲綢產量。
浙江一地,把大量田地用於種桑養蠶,增加原材料供應,織造更多的絲綢出來。
回頭要查查大明朝現在每年的絲綢產量才好,魏廣德想到。
想到就要做,第二天魏廣德到了翰林院後,又在藏書閣找到歷年織造的資料,瞭解這個時期官方統計的紡織資料。
魏廣德平日裡也做衣服,不過他偏愛松江大絨面料,那東西也是這個時代最昂貴的紡織品面料,一匹布十丈,也就是一百尺,在九江那邊市場價高達86兩銀子。
絲綢和綾羅價格也不便宜,但是絲綢的話,每尺價格還便宜些。
絲綢不像棉布可以織很長,一般一匹絲綢也就三丈,大約三十尺,市場價格在6兩銀子。
魏廣德是有點看不懂,後世棉布比絲綢便宜多了,可是在大明朝,和後世明顯反著來的,棉布更貴。
找到資料,魏廣德就在自己公房裡慢慢翻看起來,不看不知道,大明朝紡織中心還真不少,南北都有。
不僅江南蘇州、常州、鎮江、湖州、杭州、南京的絲織業一直非常興旺,連北方的京都北京、涿州、太原以及西南成都的絲織業也相當昌盛。
在魏廣德原來的印象裡,訴訟那邊應該是最多的,現實也是,只不過其他地方的紡織工坊也不少,而且規模也不小。
官方的紡織機構就有“兩京染局”,分設北京和南京的內織染局、南京禮帛堂、蘇州織染局和杭州織染局。
這幾處官府紡織工坊僱工人數魏廣德也知道了,就有六千多人,這並不包括民間私人的工坊。
官方統計僅嘉靖三十四年全國的緞、布產量高達二百多萬匹,這還不包括農家自己織的布,都是各大工坊上報的產量,因為明朝是要對這些布匹生產課稅的。
按照現在三十稅一的標
.
準,官府收了八萬匹緞、布,至於官造則是大多供應內廷使用和外廷的薪俸發放。
不清楚每年到底有多少紡織品被賣到外洋,魏廣德也不好說什麼,但是顯然整個大明的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