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印象裡的清朝末年和現在看到的大明朝,魏廣德兩相比較下,覺得似乎如果是大明朝去應對鴉片戰爭的話,或許結果會大不同。
明軍現在雖然戰力依舊孱弱,不吹不黑,衛所軍確實沒臉和清朝兵比,都半斤八兩,魏廣德衛所出身,心裡清楚的很。
雖然沒混過清朝,但是自己後世看到的還是能夠大概估量出來。
不過,漢人做皇帝還是有一點好處,那就是願意學,可比通古斯人在這方面強多了。
兩月前從中溪鎮到了蕪湖,魏廣德可看到了這個時代大明朝最先進的火炮——佛郎機炮,這是為九江衛配備的。
佛郎機炮,明軍和西洋夷人交戰中,發現並瞭解到這玩意好用,威力大,立馬就學習仿造出來,並且大量使用。
九江衛領到的佛郎機炮不多,只有兩門,據說是小號佛郎機炮,便於野戰,大型的佛郎機炮大多安裝在大城和要塞上,並不方便攜帶,而且不少都是以前製造的將軍炮改造而成的。
配發新造的小佛郎機,這是打算把九江衛變成江南的快速反應部隊,隨時投向戰場。
還有鳥銃也是,剿倭的時候發現的西洋火器,覺得好立馬就仿製。
要為明朝續命,那就要解決現在的天災。
沒辦法解決天災,那就只能解決錢和糧的問題,只有解決這兩點,大明朝才可能挺過最艱難的時期。
似乎,也只有海貿了.......
魏廣德想了很多,最後也不知道想到哪兒,不知不覺就睡著了。
十五過後,朝廷重新開始運轉起來,之前擠壓下來的公務又開始有條不紊的辦理。
在休假期間,只有十分緊要的涉及軍國大事的才會緊急處理。
魏廣德等人的會試保名工作,也在這個時候開始進行了。
“等兩天去吧。”
對於會試,這會兒不知道多少在京學子擁擠在禮部辦理報名手續,這個時候絕對不是去的好時機。
幾天後,隨著下人們打探來的訊息,禮部那邊報名的學子少了大半,九江府的舉子們這才聯袂前往。
會試,是中國古代科舉制度中的中央考試,因考試在春天舉行,故又稱為春試或春闈。
會試由禮部主持,在京城內城東南方的貢院舉行考試,會試的主考官2人稱總裁,以進士出身的大學士、尚書以下副都御史以上的官員,由部都奏請皇帝指派。
二月初六,嘉靖皇帝在西苑批覆了這次禮部奏請會試的奏疏,點內閣大學士呂本、詹事府少詹事尹臺做大總裁,主考今科會試。
會試按慣例二月九日開考,之後的十二日、十五日各有一場考試,每場三天一共九天時間,和鄉試規矩一樣,考試要在考場呆三天兩晚,考試結束可以回家休息一晚,第二天繼續進場考試。
只是,這個時候的魏廣德卻是一臉愁雲慘淡。
特麼的,這麼大冷的天去貢院考會試,這特麼不是要人命嗎?
雖然會試禮部會為考生準備火盆,可是這玩意兒也是個定時炸彈,誰知道會不會有人不小心引發火災。
算了,都到這個份上,魏廣德也只能忍了,只能多準備衣服御寒。
之後再想到進考場還要經受的那些檢查,魏廣德不免不寒而慄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