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朝堂爭論(2 / 3)

小說:隆萬之變 作者:平行空間來客

不過在經過榮恩宴事件後,不少人對他印象稍有改觀,之後更是聽說他名次的提升絕對不是嚴嵩所能操縱的,唯一能決定這一切的只有一個人,那就是九五至尊,大家這才拋棄了對他的成見,和他結交起來。

魏廣德那些天可是忙壞了,他又要抽空看道家的書,又要接待訪客,有京官家人送帖子的,還有就是進士串門的,抽空他還要登門回訪。

那些進士都和魏廣德差不多,也是不斷的拜訪同鄉的京官,經過他們的點撥,進士們也就知道是怎麼會事兒了。

能獲得那位的歡心,這也算是本事了。

現在,聽到魏廣德的鄉試和會試策論和朝堂上一些議論一致,還是佔上風的一派,自然讓諸大綬、陶大臨和金達三人就以為找到了魏廣德被皇帝提拔的原因,怕是他寫的東西被皇帝認可了吧。

其實很多時候,這樣的重視就是一個政治風向。

陳瑾他們對視一眼,都笑起來。

“先說你們御街誇官後搞出的那一出,跑人家禮部衙門去了,當時我們在翰林院聽到後驚了,不知道你們是要鬧哪一齣,後來才知道是因為山陝地震的事兒,我們才鬆了一口氣。”

陳瑾語帶輕鬆的說道:“朝廷國用不足,你們經此一事應該都或多或少感受到了,我聽前輩們說的,嘉靖29年以前吧,朝廷收支還算勉強平衡,雖然也有點捉襟見肘,但是總還能支應過去。

如果不是那位沉迷道家,雖然依舊天災不斷,但總能對付,無非就是拆東牆補西牆,稍微節儉點說不好朝廷還能有所盈餘。

可是自嘉靖29年後,軍費開支大增,之後南邊倭寇也亂起來了,江浙一帶賦稅也是大減,南北同時用兵,就造成現在國用嚴重不足,寅吃卯糧的情況發生。

我記得廣德去年鄉試的平倭策裡面有一條就是說剿倭經費來源的,現在浙江御史兼平倭總督胡宗憲胡大人就不斷的向朝廷遞摺子,要加派軍費,他們要招募新兵用於剿倭,衛所兵只能防守不善進剿。

可你想啊,朝廷哪裡有錢給他招兵.....”

說道這裡,陳瑾賣了個關子,拿起桌上筷子夾了口菜,細嚼慢嚥起來。

“哎喲喂,陳前輩,德言兄,你就別賣關子了,直說吧。”

陶大臨坐不住了開口追問道。

“以庸來說吧,你看他卷子看的久,理解也最深。”

陳瑾把皮球踢給溫應祿,不過魏廣德也明白是怎麼會事兒了,應該就是加派剿倭稅的事兒。

“呵呵,那好,就我來說。”

溫應祿笑笑,“朝廷不是沒錢,胡大人就提出讓他在江南就地徵收軍費用來剿倭,除了江南土地按畝加稅外,還想沿運河收取過往商人的厘金,所收稅銀用於江南剿倭,自此可不用朝廷額外撥付軍餉。”

“那江南那邊受得了嗎?都已經因為倭亂錢財損失慘重,還要加派稅銀?”

金達遲疑道,話裡顯然不太支援這個想法,隨即他就想到牽出此事的魏廣德,難道他就是支援江南加稅的?

想到這裡,金達看向魏廣德那邊,看到他老神在在的坐那裡,還順手夾了口菜放進嘴裡。

“這些可不是我們該考慮的,上面的人自然會討論,因為這個事兒六部爭論的很厲害,西苑和內閣都沒有表態,只是......”

溫應祿說道這裡看了眼魏廣德,“別的衙門不好說,翰林院裡面,大部分人都認為他們應該也是這個意思。

江南征稅用於剿倭,對於江南人來說也是好事,只有平定倭患才能安居樂業,朝廷也有錢財用於賑災。”

“對,對。”

金達聞言點點頭,畢竟是新進官場的,自然不好在這些問題上發表過多自己的看法,都說了現在朝堂上爭論的很激烈,顯然和自己想法的人也不少。

遇到問題,提出解決辦法,好壞大家商議著來,這才是處理國事的政策途徑,總不能空談誤國吧。

“會試呢?”

諸大綬又問道,知道了鄉試的考題,他們現在很想知道魏廣德會試又怎麼答的。

對於他們來說,那道題他們自然知道,不過他們的策論都是中規中矩的,建議都是節儉用度,平日裡就要節儉,省下錢財

.

以備災荒。

“你們的卷子大多都是聖人觀點,講究節流,廣德說的是開源,以江南絲綢、茶葉和瓷器這些外夷喜歡的產品進行交易,和他們換回金銀、糧食,朝廷就有錢賑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