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大小部落後,竟在當地舊堡壘遺址上“登高四望,耀兵而還”。
這裡所謂的“耀兵”,其實就是一次檢閱,對參戰明軍的一次閱兵。
這樣的行動,當初成祖朱棣時期,每次北征都會舉行,完成閱兵儀式後北伐大軍才會返程。
之後,隨著明軍入北方次數減少,就再也未見了。
而俞大猷那次本就是奇襲,自然在功成之後大軍就倉惶後撤,返回長城,根本就沒時間舉行閱兵儀式。
發現這個細節後,魏廣德本能的覺得有些熱血沸騰。
大明京師剛剛遭受了韃子騷擾,馬芳若是在這個時候奇襲草原,不僅會對蒙古俺答汗的威望造成打擊,也會激起大明這邊計程車氣。
而對於宮裡那位,想來也會欣喜若狂才是。
看著手裡的信件,魏廣德舔著嘴唇,感覺貌似可行。
這次韃子入寇,之前可謂是順風順水,不過在最後出關的時候連番遭遇重創,這會兒士氣未必很高,怕是也想不到明軍會對他們施以懲罰吧。
俺答汗到底會不會想到這一茬?
魏廣德有些吃不準。
在詳細瞭解俺答汗過往後,他就發覺這個俺答汗是真的了不起,至少是這幾十年來北方草原上唯一的明主。
不僅透過一系列戰爭奠定了自己在蒙古的地位,在對外戰事中更是保持很高的勝算。
從中,魏廣德就分析此人其實是個戰略高手,很能預判形勢。
他早年受封土默特萬戶,駐牧豐州灘,與其兄吉囊南征北戰,積累了雄厚的軍事實力。
在吉囊死後,他成為右翼三萬戶實際上的領袖。
他向南屢屢入塞犯明,並在嘉靖二十九年進逼京師,製造庚戌之變。
而在向北、向西擊敗敵對的兀良哈萬戶及瓦剌等部,並佔領青海,向東迫使蒙古宗主大汗達賚遜東遷遼河套,在此過程中取得索多汗、司徒汗、土謝圖徹辰汗、格根汗等汗號。
這些戰爭中,無不顯示出他過人的戰略分析和謀劃能力。
也就是這幾年,他開始少有大動作,或許是真的怕了馬芳的糾纏,最近幾年犯邊大多選擇在寧夏、延綏等鎮。
馬芳宣府這邊,也只有韃子小規模騎兵突襲,上萬的大軍卻從未再現。
他支援馬芳的想法,對蒙古實施報復,可也擔心被俺答汗算計到。
畢竟,馬芳奔襲草原太多次了。
想都這裡,魏廣德沒有再收好信件,而是打算明日把馬芳的信件交給裕王看看。
一人計短,二人計長,三人做事好商量。
自己有點擔心,不妨讓裕王、張居正他們也參與謀劃謀劃。
令出自裕王府,就算最後沒有達到要求,至少也讓裕王明白馬芳的戰心。
將書信摺好放回信封,直接放入懷裡。
盆裡的水已經涼了,魏廣德又叫來丫鬟換水。
剛才想事兒去了,倒沒有好好燙腳。
還得好好謀劃下,萬一裕王也希望馬芳出鎮薊鎮,到時候自己該怎麼幫他推脫此事。
書信裡的內容比較多,馬芳和江東不對付,正好也讓裕王知曉,到時候就可以用裕王府的名義,名正言順的幫著徐階支援的劉燾上位。
就讓江東在宣大總督任上養老算了,回了兵部,以後宣府要糧餉、裝備的時候,怕都會受影響。
魏廣德還在想著怎麼解決馬芳書信裡提到的那些事兒,而涉及此事的江東,或許也沒想到,他只是按照戰場上看到的戰況而得到的想法,此刻在魏廣德的眼中已經變成了利益鬥爭,而他自己的仕途也因此中斷。
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