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了封假條,稱病在家。
….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
這倒不是魏廣德矯情,而是他越推算越感覺自己當初如果不給出建議的話,現在的局面應該就正好,延綏、寧夏支援宣府的大軍剛好趕到大同,這足以抵抗住俺答部對大同軍的攻勢。
俺答部不就不多的兵力被分散到大同戰區和宣府戰區,對於明軍來說當然是天大的好事兒。
大同戰區有大同、延綏和寧夏三鎮人馬,而宣府雖然只有山西兵馬入援,可別忘記薊鎮的大軍還在一旁虎視眈眈。
俺答部的底牌全部都亮出來了,薊鎮也就不需要做什麼留手,全力支援宣府就好了。
兩個戰場上,明軍都有絕對的優勢。
可惜,現在被分散的反而是明軍,形勢完全逆轉。
魏廣德這兩天就呆在書房裡,書桉上擺著一副他默畫的邊鎮輿圖,雖然和宮裡、兵部的沒法比,可也算比較詳盡。
只是琢磨了兩天,魏廣德依舊沒有什麼好辦法。
算算時間,大同那邊應該已經打完了吧,也不知道***是選擇直接攻破大同還是先去河套消滅那兩鎮兵馬。
「老爺,夫人請你去用午膳了。」
書房門外,小丫鬟俏生生說道。
「知道了。」
魏廣德回了一句,起身走了幾步,不經意回頭看了眼書桉上的輿圖,眼神落在中央的大同。
「只希望俞大猷這個時候能夠在大同發揮出戰神的實力,如果能夠保住大同不失,自己將來承擔的責任才會小許多。」
魏廣德在心裡想著,收回視線,眼角餘光不經意瞟到地上一團黑乎乎的印記。
那是前日出西苑後高拱派人送來的條子,魏廣德看過就直接燒掉了扔在那裡。
這次的事兒,高拱也是有責任的,他倒也不甩鍋,只是寫條子詢問魏廣德打算繼續留在京城還是外放。
這,也是在為戰後可能的清算打主意。
魏
廣德定下來,他會利用裕王府的關係幫忙打點。
這次的事兒,在高拱等一干裕王府人看來,就是魏廣德運氣不好,攤上大同兩個不靠譜的主官。
不過這也怪不得誰,本來這樣的事兒也是不會發生的,如果宣大總督沒有移駐宣府的話。
下午的時候,老鄉勞堪居然跑到了魏廣德這裡,說是打秋風。
勞堪還是沒有在京城安家,還是住在衙門提供的房子裡,所以魏廣德這裡就成了他的食堂,有事兒沒事兒就往這裡跑。
其實,魏宅已經是九江在京官員經常來的地方。
「對了,這是張科昨天來的信,你看看吧。」
酒席上,勞堪忽然從袖子裡摸出一封信遞給魏廣德。
「他去陝西還好嗎?」
魏廣德笑吟吟伸手接過信,隨口就問道。
「他那個御史能有什麼事兒,還不是四處走走看看,這不他在信裡說居然跑華山去了,我就不明白了,你說華山和他一個御史有什麼關係?
難道山神也歸他管?
呵呵......」
說著,勞堪自己就笑了起來。
「那他寫信回來做什麼?」
魏廣德驚訝道。
上個月就接到張科的信,他已經到陝西接任巡按御史,任期一年。
御史嘛,整肅官場,自然要經常四處走走,難得到陝西,肯定對這裡的名山大川都要去看上一看。
「他轉華山,居然碰到朱世隆那幫人了,他說在山上和他們一通神侃,現在朱公子打算回九江府閉門讀書,參加下一次的春闈。」
勞堪笑道。
「這幾年到處遊山玩水,怕是墨都不會磨了。」
魏廣德卻是笑著搖搖頭。
「對了,你那個老鄉求你辦的事兒你有主意了嗎?我聽說刑科那邊年底可能會空出一個位置,給事中。」
勞堪說的是歐陽一敬,這位在嘉靖三十八年中進士,現在已經去了蕭山任知縣,前些時間給魏廣德來信,向請他幫忙在京城活動下。
好吧,他想回京城了。
隆萬盛世.
平行空間來客提醒您:看完記得收藏【】,下次我更新您才方便繼續閱讀哦,期待精彩繼續!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