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充分的懷疑理由,他們就可以動手實施報復,而且手段也是讓人防不勝防。
想想趙文華的死,嚴世藩雖然沒有親眼見到,但是聽人說起也是讓人毛骨悚然的。
至於民間流傳的報應一說,嚴世藩是絕對不會相信的。
要是真有報應,作惡的時候怎麼不遭報應?
今日,盯著陸家的人送來的訊息讓嚴世藩有點擔心。
實際上在一開始,景王就提出,萬一毒殺陸炳的行動失敗或者事後被內廷追查該如何應對。
嚴世藩自然也對此有過考慮,現在內廷中不少人已經聽說了他們釋放出去的傳聞,相信很快就會傳到外廷來。
把水攪渾,和高拱猜測的一樣,這也是嚴世藩的打算。
傳聞中並沒有說是哪位王爺外出就藩,所以裕王和景王自然都有懷疑。
雖然按照太祖定下的制度,裕王上位的機率最大,可是太祖自己都破壞了自己定下的繼承製,當今皇帝也不是個因循守舊的主兒。
只能說,一切皆有可能,更何況景王在宮裡還有母妃做為奧援,沒到最後那一步,還真說不準會怎麼樣。
對於嚴家來說,他們退路還真不多。
景王上位,他們嚴家依舊可以繼續現在的生活,而一旦裕王上臺,嚴世藩相信自己除了致仕外再無他途可走,那時候能夠全身而退都是難得。
這也是他考慮的最下冊,認輸,我離開朝堂。
既然是最下冊,嚴世藩自然也會不甘,在知道西苑那兩個內侍失蹤以後,他們就啟動了後手。
目的,自然就是要把汙水潑向裕王。
眾所周知,嚴家和陸家有黨爭,但是拉扯進二王,水就夠渾了。
嚴家和人爭鬥,不管輸贏都會在外面津津樂道,因為幾乎都是他們獲得最後的勝利,他們可以用勝利者的姿態嘲笑失敗者。
而這次,嚴家包括嚴世藩在內的人都是緘口不言,其實就是給外界一個他們嚴家不知道此事的感覺,因為這次的表現和以往大相徑庭。
實際上,在嚴家除了嚴世藩外,其他人還真不知道此事,根本不怕查。
表面看上去,此事和嚴家無關,那麼就只剩下傳言中的二王可能牽扯其中。
景王為了嚴家出手,或者為了自己出手?
對於大部分清流來說,如果說誰會害陸炳,想來大部分人都會先指著嚴嵩,然後就是景王。
既然嫌疑這麼大,他們還會傻到出手害人嗎?
這就是嚴世藩做這個計劃時候考慮要給人的印象,按照計劃後面還會有他找的官員上書彈劾景王,然後景王一副受氣寶寶的模樣,把自己刻畫成為事件的受害者。
非此即彼之下,裕王自然就會被人懷疑。
老實人,有時候也是陰著壞。
現在訊息還沒有傳到外廷,裕王怎麼就往陸家跑去了?
嚴世藩有些驚疑不定,不過對家丁之前提到過的魏廣德就更是滿懷恨意。
毫無疑問,魏廣德早不去晚不去,偏偏今日又去陸府弔唁,而裕王也恰恰這時候往陸府跑,說是偶然也得有人信才行。
嚴家的人對於去陸府弔唁的賓客都是暗中有記錄的,魏廣德之前去的那次還屬於正常行為,許多不認識陸炳的京官也去陸府走了一遭,那是給皇帝的面子。
今日不是什麼特殊的時間,魏廣德自然不會無緣無故去陸府,特別是哪個家丁。
“問問裕王府那邊的訊息,還有裕王是不是真進了陸家,查查他去陸家做什麼。”
嚴世藩閉眼望天,好一會兒才開口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