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4閒職(1 / 3)

小說:隆萬之變 作者:平行空間來客

踩在奉天門的瓦礫上,“喀嚓、喀嚓”的聲音響起。

紫禁城大火已經熄滅,現場還來不及清理嘉靖皇帝就帶著眾人透過右順門進入廣場,隨後踩著奉天門的殘垣斷壁走進了奉天殿前的廣場。

曾經高大雄偉的奉天殿此時已經是殘垣斷壁,一片狼藉,滿目瘡痍,只有殘留的幾根被燻的漆黑的立柱還在聳立,展示著它曾經的巍峨。

嘉靖皇帝的臉色此刻很不好看,就如那立柱一樣漆黑。

魏廣德跟在人群的後面,先前被嘉靖皇帝召見還讓他很驚詫,不過想想也就釋然了,家裡起火了,主人難道還能不回來看看。

西苑離宮城也不遠,就在隔壁。

不過在覲見皇帝后,他並沒有得到期待的獎賞。

也是,這個時候嘉靖皇帝那裡有心思去考慮怎麼賞賜他們,先搞清楚損失再說吧。

魏廣德沒有被放出宮,而是讓他跟著皇帝的隊伍視察火災現場。

嘉靖皇帝在前面走,魏廣德和陳矩就跟在後面,此時六部九卿等朝廷的達官顯貴都已經來了,宮裡各司職太監也都已經聚齊,前面可沒他和陳矩呆的地方。

這段路走下來,魏廣德也明白了這次火災的影響有多大。

這不是說有銀子說修就馬上可以修的,和後世截然不同,有錢,直接找施工隊,上建材市場轉一圈就可以動工了。

這年頭修建宮殿使用的材料可不是磚石水泥,需要的是木材,金絲楠木。

金絲楠木的““發家史””是從元朝時期開始的,因為它的金絲花紋,非常符合皇室高貴優雅的氣質,使它一度成為元朝皇室專用材料。

到了大明朝,金絲楠木作為一種珍貴木材在宮廷中得到大量使用,明代皇帝將這種材質應用於宮殿、傢俱、棺槨製造上。

金絲楠木產量不小,本身價值也不高,但是珍貴的是金絲楠木的一種特殊花紋,即金絲可遇而不可求。

明朝對金絲楠木的使用,普通的木材就用來製作宮殿等建築,有金絲的木材則是打造御用傢俱。

金絲楠木生長在中國最偏遠、海拔最高的地區——四川西部山區的高山密林中,那裡氣候寒冷乾燥,晝夜溫差大,空氣溼度低,樹木生長緩慢。

永樂年間在四川、湖廣、江西、浙江等地開始大量種植,由於這些地區盛產優質的金絲楠木,所以在明代的許多皇帝都會在自己的宮室、宮殿、城樓、寺廟和行宮等處種植金絲。

木材來源其實也不缺,可問題就在於金絲楠木成材非常慢。

楠木的生長週期很長,至少需要50年才能長成木材,但此時金絲才剛剛開始形成,每年以1-2%的速度生長,至少需要50年才能達到“滿金”。

就算只是修建三大殿,也需要50年以上的木材,這麼大的量自然不是短時間能夠湊齊材料的。

現在三大殿盡毀,不說朝廷拿不拿得出這筆銀子重建,光是選料和備料就不是短時間內能夠完成的,至少也要數年時間。

這會兒魏廣德已經知道起火的始末了,就是雷擊奉天殿引發大火,然後蔓延到後面的華蓋殿和謹慎殿,大火又順著廊道繼續燃燒引燃了文武二樓,進而燒到奉天門和午門,把左右順門也燒了。

還好當時起的是北風,大風助推火勢向南邊燒,要是起南風的話,這把火就要直接燒到後宮去。

想想後宮的情況,裡面居住著上前的宮女內侍,真要燒到後宮才真不知道損失會多大,要死多少人。

不過魏廣德不知道的是,嘉靖皇帝此刻想的卻是這把大火給自己什麼啟示,這是老天示警還是什麼?

上次三大殿被燒,明成祖朱棣可是下了罪己詔的,現在三大殿又被燒掉了,自己該怎麼做?

直到天色漸晚,眾人才告辭皇帝紛紛出了紫禁城返回各家府邸,魏廣德也隨著人群往外走,中午的飯都沒吃,這會兒又是晚飯點,正餓著呢。

第二日,魏廣德按時到了翰林院上值。

昨晚離開皇宮前,嘉靖皇帝下旨四品以上在京官員今早去西苑上朝,魏廣德當然是不在此列,所以還是隻能規規矩矩按時到自己公房坐著喝茶。

對於今天西苑裡會發生什麼,魏廣德興趣不大,他只想知道接下來自己會升官還是給黃白之物作為獎勵。

說實話,魏廣德自己都不大相信能夠繼續升官,實在是他太年輕了。

正常這個年齡的進士,大多會被選入翰林院任三年庶吉士,這樣也就差不多二十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