怨,告慰冤死百姓在天之靈,對於信奉神鬼之說的嘉靖皇帝來說自然會慎重考慮。
若是處理不好,鬧得民怨沸騰,指不定就被上天知道了不喜,從而影響到他這些年的苦修。
所以在聽說百官奏疏內容後,魏廣德直覺就感覺王直死定了。
嘉靖皇帝絕對不會為了一個“小人物”而去冒觸怒上天的行動,殺王直順應民心,更何況此刻官潮洶湧,都巴不得皇帝處死王直。
那些官員打的小心思,魏廣德心裡還是有數的,他們看不見殺王直的後果嗎?
未必。
只是上疏殺王直對他們的利益更大,何況官場中人關係盤根錯節,雖然嚴嵩權勢很大,黨羽眾多,可是相對龐大的官員隊伍來說依舊只是小眾。
和胡宗憲一系的官員只是掌握著實權,瓜分了大部分利益,而其他官員則基本得不到多少,自然他們並不希望胡宗憲好過。
和之前說的一樣,殺王直順應民心還能給胡宗憲添堵,後人只會說胡宗憲是個反覆無常,毫無德信的小人,一舉兩得的事兒為何不做。
至於魏廣德,自然不會從眾的跟著去上什麼奏疏,即便他正在過婚假,其實寫份奏疏交到知府衙門一樣可以送到京城通政使司,可這有什麼意義?
魏廣德倒是想要上疏為胡宗憲辯解一二,不過事不關己還是算了吧,反正就魏廣德耳聞江南之事,胡宗憲確實也不是什麼好人。
現在的江南,在剿倭大義下,對百姓和士紳可以說是在百般壓榨,早已遠遠超過朝廷同意的加派賦役的額度。..
胡宗憲那裡自然只能收到朝廷同意的部分,可是加徵這些賦役也需要人手和費用,政策到了地方自然就是再次加派雜稅,最後的好處落到底層官吏和胡宗憲之手。
而士紳和他們家中為官之人眾多,自然對胡宗憲怨恨無比,江南籍官員對胡宗憲可以說是痛恨無比,而百姓也因此大量破產,流離失所,淪為流民。
無他,交不起賦役,只能逃離家園。
就魏廣德在南京城內外看到的就是流民無數,城中街市上乞討之人不知凡幾,連官府都已經懶得理會了。
要是在過去,流民可是要被官府緝拿問罪的,大多會被流放邊鎮。
由此可見此時大明江南是一副什麼樣的景象,真真是觸目驚心。
瞭解到詳情,魏廣德才知道當年自己在鄉試那會兒寫的加稅策論有多愚蠢,只想到加稅卻不通實務,要知道政策制定以後在執行過程中是會變樣的,因為執行之人要從中獲取自己的利益。
想要加商稅,那麼官吏們就敢把沒什麼靠山的商賈逼上絕路。
不過讓魏廣德欣慰的是,按照徐邦瑞所說,他這些年在蘇松、杭州等地入的一些織坊生意很是不錯,這會兒也在擴大生產,自然也選擇招收一些流民,不過這也只能解決一點點問題,更多的還是隻能沿街乞討度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