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4除國(2 / 3)

小說:隆萬之變 作者:平行空間來客

了自己書房,讓張吉給自己磨墨,然後拿出一張信紙快速給南京的徐瑞寫了封信等紙上墨跡幹了,這才摺好放入信封,又小心的密封好“徐懷休息了今晚就算了,明早你把信交給他”

廣德指著卓上寫好的書信對張吉吩附道,隨即又問起那人參的事兒張吉不明白廣德怎麼對人參這麼上心,他可是很不想買那麼多人參在家裡放著,還要小心的存放避免壞掉雖然京裡不少達官顯貴都時時買人參吃,可沒一個像廣德這樣,大規模積起來的不過,張吉還是老老實實回答著廣德的問題,交代採買過程中打聽到的細節,特別是現在京城市場上的人參,嚴重依賴遼東一線,內地的人參供應幾乎完全斷絕日子一天一天過去,很快就是半個多月的時間這日,廣德到了林院,快中午的時候就聽到院裡傳出來的訊息,下河南的御史已經把調查奏章送回京城好傢伙,據說光是羅列王在州的不法事上百件,不過這都不是重點嘉皇帝關心的超制王府和王府後院萬歲山的事也查清楚了,還真有此事只能說空穴來風未必無因,安在州聽說的那些事兒,十有八九是有原型的,只是可能略有變形就是萬歲山,還真是按照王按照皇宮的修建標準弄出來的明永樂年間營造北京皇宮時,根據青龍、白虎、朱雀、武四個星宿的說法,北面武的位置必須有山,便將挖掘紫禁城筒子河和太液池南海的泥土堆積成山,成為大內“鎮山”,取名萬歲山王府在私自擴建過程中也參照了皇宮的四星宿規格,在王府北邊堆了一座鎮山,取得名字也是萬歲山這是妥妥的違制,其至往大了說就是有不臣之心了王府裡怎麼能有萬歲山的存在,雖然在御史到達州前,王就召集王府上下統一口徑,可別忘了王府中可是有內的人他們之前雖然看出王某些地方違制,可是王對他們這些手下屬實不錯,基本上他們在王府裡才是奴才,出了王府那就是大爺,日子在州那是過的遙快活,自然也不希望王真的就倒掉可是到了現在,眼看著瞞不住了,就算王府裡的人不亂說,可面對文官,給你來個風聞奏事,還是保不住這些秘密的只怪過去王府在州實在是太霸道,太不把外人放在眼裡王府裡的人出門後,是什麼事兒也敢做,什麼話兒也敢說王府改建是按昭皇宮標準進行的,這個在州已經是半公開的秘密封得住王府人的口,卻擋不住王府外百姓的嘴都察院御史的奏疏在被送到通政司後,抄存檔後第一時間就被左通政親自送到7內閣,交到嚴嚴閣老手裡嚴看完御史的奏疏,知道王算是徹底完蛋了這奏疏到了西,沒人還能保得住王,自己兒子還是聰明的幾天之前,王府就有人曾送來兩箱財物,想要請嚴出手照一二,自己那個愛財如命的兒子這次居然一反常態,很果斷的就拒絕了嚴在此之前也對王的下場有過猜測,可並沒有和兒子商量過,可見嚴世番雖然表面貪,但其實還是很有分寸的,知道那些可以拿,哪些不能拿嚴當然不會就這麼直接帶著奏疏去西奏報,他派人叫過隔壁的徐階,讓徐階也看了御史的奏報後,兩個人在處理意見上達成一致,至於內閣第三位本,還是算了,現在還在府裡養病,壓根不用再去告訴他這個事商議後,兩人這才帶著奏疏前往西請求見嘉皇帝而奏疏離開通政司的時候,奏疏裡的內容就已經開始快速在京城各門之間傳遞開來無他,各門的位置實在太近了,一個官挨著一個官,中間的界限也只有那道紅牆而已中午之後,西里的訊息也傳了出來,徐階在嘉皇帝暴怒之後,就在西按照嘉皇帝的意願寫下聖旨,在嘉皇帝點頭後,黃錦直接用印,完成了宮裡的程式,隨即由徐階親自送到六科核准用印這樣的大事兒,六科自然是不敢阻攔的,也完全不會阻攔至此,聖旨的內容也傳進了京城百官耳中“王載有罪,廢為人,發高牆禁,國除”

發生這麼大的事兒,六部九自然在下午全部到了內閣,商量具體細節,王被廢王的其他王、將軍等宗室親又該如何,這次可是除國“載惡懷逆罪狀已著,不忍置重典姑革降為人,禁高牆削除世封丹寶章服,並籍其私財撤毀亭宇違制者遣英國公張告廟,仍書各王府知之…

嚴看著在座諸人複述了中午西嘉皇帝最後做出的處置決定,只處置王廢為人圈禁於鳳陽高牆,其他親族發開封又周王安置銷燬違制建築,並通告其他皇室宗親知之“王載有罪,廢為人,發高牆禁,國除載自其父厚兇暴惡有年中州之民如塗炭第,以希旨奉得真人金印,恩肆無敢誰何撫按官常一發其事,被重故其惡愈甚竟以壽終及載猶襲真人印,益*築萬歲山於府中亭,其上演武環以月河,壯士盪舟河中,自臨觀之又私建大小殿廊百餘間,發掘民間墳墓七十餘庫官王章,不聽殺之前後所殺無辜十餘人,嘗微服私行稱張世德直抵南京,轉至鳳陽為者所獲,留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