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麼其他的法子可用,或者還是如以前一樣,把事兒推給自己。
“呵呵,現在戶部的攤子其實大家都清楚的很,寅吃卯糧,之所以還能維持到現在,全靠嚴閣老操持。
十萬兩銀子,不是個小數,一萬、兩萬還好說,在京各衙門擠一擠就有了,十萬兩啊。
閣老,恕老朽無能,實在是想不到辦法了。”
徐階一如既往地把事兒推給了嚴嵩定奪,其實嚴嵩和稀泥的手法他早已熟悉,就是把早已分配用於其他用途的銀錢截留下來,優先保證內廷用度。
至於那些需要銀子的地方,那就等下一批銀子解運入京後再按照順序發放,說直白一點就是拖延時間,延遲付款。
賬還是在那裡,不會減少一分半點,就是要拿到的時間不好說。
當然,如果找對了人,領銀子也可以插隊的。
但是,一切都要緊著宮裡來,這也是嚴嵩能穩穩當當坐在首輔寶座上的原因。
除開他,大明朝沒有一位首輔會選擇一味倖進皇帝,完全不顧朝堂百官的反對,更何況這些銀子還是被拿起齋醮和建廟修觀。
徐階也想坐在嚴嵩那個位置上去,可是他知道,在嘉靖皇帝還有精神,有能力折騰的這些年裡,他就算能夠擠走嚴嵩,他也坐不穩那個座位。
因為,他還放開下老臉。
魏廣德回京後的第六天上午,一名吏部官員在侍衛護送下來到了九江會館門前,而魏廣德早已穿著整齊等候在此。
此時的九江會館內外已經被打掃乾淨,以往出現在會館大門附近的垃圾糞便都已經看不見了。
雖然此地貴為京城,但是城市衛生環境還比不上後世小縣城乾淨,這也是魏廣德很不習慣的地方。
沒辦法,入鄉隨俗,現在似乎全球都是這樣子,還能如何。
迎接傳旨官員進入九江會館,此時會館大堂上已經擺好香案。
香案,在古代社會是非常的祭祀器具,一般都會用於擺放祭祀用的香燭果品。
迎接聖旨之所以要擺香案,一方面是因為皇帝號稱天子,天授神權,而下達的命令也因此被認為是上天下達的命令。
古人對於天是存在敬畏的,所以天之子下達命令就需要用到香案,而前來宣讀聖旨的太監或是大臣則被稱為“天使”,喻天家派來的使者,而不是西方文化的所描述的“天使”。
魏廣德此時就殷勤的跟在“天使”身後等待接旨,香案上的清香已經點燃,輕煙渺渺上升,香味充滿整個大堂。
香爐之後,一副木架已經放好,這是一會兒傳旨後供奉聖旨用的。
至於為什麼魏廣德會準備得這麼齊全,還不是昨日就有人傳來訊息,今天有旨意到的緣故。
聖旨,可不是毫無徵兆直接下達的,一般都會提前通知接旨人。
“奉天承運皇帝,制曰.......”
隨著男天使開始宣讀聖旨,九江會館裡眾人全部跪聽聖意。
沒有出乎魏廣德的意料,他兩月前剛剛授予的翰林院檢討一職變成了正七品的翰林院編修,不過略微意外的還是,他身上還多了一個太常寺的缺,太常寺典薄。
○嘉靖三十五年七月丁丑(1556年七月二十一公元1556-08-25)
○命戶部發中庫銀十萬兩,進內用仍令亟為處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