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朋友。
聚會結束後,她感慨地說:“韓曉東,今天的菜真是太好了,海鮮新鮮又美味。“賈姨,您能喜歡就好。我做菜的目的就是希望大家能吃得開心。”
賈張氏點頭,眼神中透出一絲柔和,“我現在終於明白了,您的廚藝不僅僅是技術上的高超,更是用心和真誠的表現。謝謝你,韓曉東。“賈姨,我也要謝謝您,這段時間的變化讓我感到很開心。希望我們以後能一直這麼相處下去。“當然,咱們就是一家人,互相幫助、互相關心是理所當然的。”
從那以後,賈張氏對韓曉東的態度變得更加友好和融洽。她開始主動參與到韓曉東的廚藝交流中,逐漸成為了韓曉東的得力助手。而韓曉東也愈加珍惜與賈張氏的友誼,時常邀請她一起做菜、一起分享生活中的點滴。
四合院裡的日子,隨著時間的推移變得越來越溫馨和和諧。鄰里之間的友誼因韓曉東的廚藝和真誠而日益加深,每個人都在這份友誼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而賈張氏和韓曉東的和解,成為了四合院裡一段美好的佳話,講述著溫暖和改變的故事。
窗體頂端
韓曉東自幼便生活在四九城的大雜院裡,那是一個既古老又充滿生氣的地方。大雜院裡人來人往,日子雖然過得艱苦,但每個角落都充滿了溫暖和人情味。
韓曉東的父母早逝,他與年邁的奶奶相依為命。奶奶總是坐在院子裡的小凳子上,眯著眼睛曬太陽,偶爾會念叨幾句過去的舊事。韓曉東從小就懂事,知道自己要承擔起家庭的重擔。每天天剛亮,他便會出去跑報紙、送牛奶,儘量多賺點錢補貼家用。
這一天,韓曉東從外面跑回家,手裡提著一袋豆腐腦和油條,急匆匆地進了院門。
“奶奶,我買了您最喜歡的豆腐腦,趁熱吃。”韓曉東把東西放到奶奶面前,臉上掛著笑容。
奶奶笑了笑,摸了摸韓曉東的頭,“好孩子,奶奶不餓,你多吃點。”
院子裡其他人也開始了一天的忙碌。秦淮茹正在門口洗衣服,看到韓曉東回來,笑著打招呼,“韓曉東,今天跑得早啊!“是啊,得早點跑,才能多賺點錢。”
閻埠貴從屋裡出來,伸了個懶腰,“哎,今兒個天氣不錯,大傢伙都起來了?”
劉海中拿著工具走過來,“今天得修修水管,這破院子裡的東西總是壞。”
賈東旭坐在門口抽菸,聽到劉海中的話,嗤笑了一聲,“劉海中,你那手藝行不行啊?別越修越壞。”
劉海中不服氣地回嘴,“你少瞧不起人,等著看我的手藝!”
韓曉東看著大夥兒熱熱鬧鬧的樣子,心裡感到一陣溫暖。他知道,這個院子雖然破舊,但卻是他的家,每一個人都是他的親人。
這時,棒梗跑了過來,臉上帶著興奮,“韓曉東,今天學校放假,我們去河邊抓魚吧!”
韓曉東有些猶豫,“可是我還得去送牛奶呢。”
棒梗拉住他的手,“拜託了,就一會兒,抓到魚我們可以賣錢,再說了,你不是最喜歡抓魚了嗎?”
韓曉東看了看奶奶,奶奶笑著點頭,“去吧,韓曉東,早點回來就行。”
於是,韓曉東跟著棒梗一起出了院門。兩人一路跑到河邊,拿著自制的魚網開始忙活起來。韓曉東動作麻利,沒多久就抓到了一條大魚,棒梗也不甘示弱,跟著努力。
“韓曉東,你真厲害!”棒梗看著韓曉東手裡的大魚,眼裡滿是羨慕。
韓曉東笑了笑,“這條魚夠我們賣好幾塊錢了,今天真是幸運。”
兩人正高興著,突然聽到身後傳來一聲呵斥,“你們兩個小鬼,在這幹什麼?”
韓曉東回頭一看,是易中海。他手裡拿著個大竹筐,臉色有些不善。
“易叔,我們在抓魚呢。”韓曉東有些不好意思地說。
易中海皺起眉頭,“抓魚也不看地方,這裡水深,萬一掉下去怎麼辦?”
韓曉東低下頭,“對不起,易叔,我們馬上回去。”
易中海嘆了口氣,“趕緊回去吧,別再到這兒來了,安全第一。”
韓曉東和棒梗點點頭,提著魚跑回了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