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廳裡都不過成為一個名。
不知為什麼,明明梁嬛的演唱經驗多到無數,面對這種場面她看起來卻是略微緊張的,而眼下氣氛雖然真的令緊張,顧熙之的心情卻無太大起伏。
“她緊張是因為她愛音樂,她不希望她的表演有任何瑕疵,總是會對自己乎的東西更緊張,就像喜歡電影一樣,其實把心態放平或許會更好。”面對顧熙之的發問,唐餘如是回答。
彼時演播廳前的相聲演員正溜嘴皮子,觀眾的笑聲一陣陣傳到後臺,卻沒有讓後臺緊張的氣氛降低半分。
穿越萬家燈火,大部分的家庭都此刻收看同一個頻道,有些家庭聚一起吃年夜飯,雖然酒席未散,卻也要播放出晚會節目,好像這已經是過春節的方式之一。
泫汾道上的大幢別墅內,尹珺吃完晚飯招呼一家喝茶看電視,曲熙之身穿新穎縫合的burberry白色接合羊絨大衣靠沙發上看電視陪父親看電視,電視機里正播放的是一個小品,小品的質量還不錯,剛剛吃完晚飯的親屬紛紛被電視節目吸引過來忘記了聊天。
小品結束後主持出場,一室還為剛才的小品所樂,意猶未盡的討論。電視上的舞臺場景已經切換,這時一個從廚房走出來的小姑娘對著眾沒好氣地說,“們不許說話,要看梁嬛唱歌了。”
家裡的小祖宗發話了,一家很快互相打圓場,紛紛道,“聽見沒,別說話,聽唱歌。”
小姑娘對仍說話的瞪了好幾眼,很快客廳裡是真的沒說話了。
絢麗的燈光和背投歌曲的前奏響起時就營造出一種中國風的氛圍,數百塊led升降臺用立體的畫面呈現了古典文化裡的各種元素,歌聲甫一響起時電視中爆發出熱烈的掌聲。
緊接著螢幕上出現字幕:
《玉嬌梨》
演唱者:梁嬛顧熙之
作詞:花久(中國臺灣)
作曲:anda(日本)
因為字幕只是一閃而過,很多中年既不認得其又沒有看清,紛紛說,“梁嬛們知道,後面那個叫什麼。”
“叫顧熙之,演電視的。”“小祖宗”迅速答道。
“咦,跟們小曲名字這麼像?”大家像是發現了新大陸。
坐沙發上正喝茶的尹珺清了清嗓子,放下茶杯看曲熙之,但是無論晚會的節目進行到哪裡,曲熙之的表情都淡的令察覺不到一絲悲喜。
沒有讓觀眾等太久,歌曲一開始特寫裡就切換出梁嬛著一身金色主調服飾從升降臺裡走出來的畫面,等到另一個聲音響起,觀眾席又一次爆發出熱烈的掌聲,而這個出現特寫裡時,網路上的眾多熱點被她奪去。
顧熙之兩年多以前釋出的最後一條微博上,一個曬劇照的簡單微博以每秒幾十次的速度被轉發評論,而評論內容一開始不是問她為什麼剪短髮就是問她為什麼兩年不更新微博不露面,等歌曲進入副歌部分的時候,大家的熱議內容又多了兩條,一是唱歌比以前好,二是這首歌真好聽。
一首歌的時間不到四分鐘,但是留給很多觀眾的卻是驚喜和震撼。
因為晚會的年輕藝真的不多,顧熙之的出現成為一抹絕對的亮色,而顧熙之會和梁嬛一起出現又像是打破了常規,本就被炒的沸沸揚揚的“梁嬛復出”話題後加了夠料的後續,加上這聲音就是從前和梁嬛唱《預感》的聲音,很多觀眾對這聲音並不陌生,《玉嬌梨》這首中國風歌曲又足夠好聽,因此舞臺下的掌聲一直不斷。
對於很多不懂音樂的平民百姓來說,判斷一個唱歌好不好往往是“她的高音夠不夠高”,因為顧熙之的音域的確很廣,《玉嬌梨》也確有發揮的餘地,因此即便是中年和老年也一下子記住了和梁嬛一起唱歌的小姑娘。
當下曲家就一直有讚許的聲音:
“這個和們小曲名字像的姑娘唱歌不賴啊。”
“以前沒聽過這個名字啊,就認識梁嬛。”
“長的很甜啊,這首歌叫什麼來著?挺好聽的。”
…………
……
甚至連曲熙之的爸爸曲霆祥都有發表意見,唯獨曲熙之和尹珺從頭到尾不置一詞。
歌曲演唱很成功,下舞臺之後等後臺的唐餘第一時間拿微博給顧熙之看,“評論三萬了。”
時隔兩年顧熙之才回過頭看自己的微博,見到評論的數字,又彎起唇角微笑。
後臺的緊張氣氛不允許慶祝的存,顧熙之很快坐下來繼續看節目,也就忘了之前的表演。
她沒有想到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