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2 / 3)

小說:蚌珠兒 作者:老草吃嫩牛

移民郡人每年都有牲口票,這票是按人頭給的,你家就是有個奶娃娃,人家也能賺票,這票還不分男女,都是一樣的,女娃養大也識字兒的,認了字兒,十歲就能領零工回家做了,再大點,成了婚,人女娃能進紡織廠,也拿六級工資。

說到最後,移民郡的人,是人人都能賺錢識字兒的。

這麼好,這還不可勁兒生去?待存夠五十張牲口票,人家買毛驢亦不過是七貫錢,那你說移民郡美不美?好不好?

好死了,然,死了你也是去不了!沒身份到了移民郡你算黑戶,這抓住了倒也沒啥,苦役半年之後給你個路費,回原籍去吧。

在沒有比移民郡人更排外的了,無它,人家有個說法,這個說法就是,憑什麼累死累活,每個月交了教育費,人頭費,各種費……還有黑戶不幹活來搶你的資源?哦,想著不幹活來享受我們的福利了?那可不成。

如此,凡舉有人悄悄跑過去的,不用移民局抓,人老百姓就齊齊上去圍剿去了。

現如今,移民郡再不從烏康郡遷丁,每州每郡如今都有遷丁司移民辦事處,你要想去得去申請資歷,請人做保,人家是有錢人不要,帶家業走的不要,貴族世家出身不要,家中有案底的不要,人家只要清白的光戶。

簡而言之就是啥也沒有的窮的叮噹響的良民,人家才要。有時候你也搞不清楚今上跟那位新出的寧郡王顧昭是怎麼想的。

哦,這位也了不得,一手督辦了遷丁司,兢兢業業多少年人家才給今上打下這一片好家業。這樣的足以功標青史的功勞堆積起來,才有瞭如今的寧郡王。

寧郡王是打有了大梁朝,唯一的一位非宗室封王的,食五千戶,從一品,授田五十頃。

論說,這樣的厚封,朝上必有爭論,可偏偏到了寧郡王這裡,上下均沉默了。

沒辦法人出身好,護帝六星的嫡出血脈,跟皇帝家是結義兄弟,死了到天上還是兄弟貴女謀。

還有就是如今大梁皇帝是遷丁司養的,宗室也是遷丁司養的,讀書人最最喜歡的各種皇家學院是遷丁司養的,最最重要的是,七郡的大業才走出第一步,給個郡王那都不算多。

人家寧郡王與萬歲爺沒有給這朝上朝下添麻煩,這就可以了。

世上有了寧郡王,便有了遷丁司,而後又有了改變整個王朝的大梁商稅。

自打有了商稅,這戶部就難做了,無它,陛下開始自己養宗人府了,自己養後宮了,自己管自己吃吃喝喝了,人家那是一改簡樸作風,想修廟就修廟,想修墳就修墳,想脩金鑾殿就脩金鑾殿。

寧郡王有錢,陛下想咋的他都不吭氣。

如此,甭說當今,就是當今去了換誰當皇帝,也不會討厭這樣的臣子。

看著陛下內庫的錢都堆成山了,再對比捉襟見肘的國庫,這朝上朝下的臉便被打的火辣辣的。

種種衝擊之下,天承十三年,大梁朝的第一本稅法終於出爐,稅法出爐之後商人的地位總算是與平民相等了。

而商人們仔細研究稅法之後,發現這法並非只是簡單的收錢了事,這法除保障朝廷的利益,也會保護他們的利益。

就衝著這份十分公平的恩典,商人是齊齊響應國家號召,這稅人家還特樂意交。這一下子便好了,戶部隨之也肥了。

今上一看戶部肥了,大手一揮便開始改造上京舊城,給官員們齊齊的將月俸提了兩倍。

如此,中下階級官員便齊齊愛戴起當今聖上,稱他為古今第一明君!

卻原來,這明君麼,是這般來的啊!

卻說,上京依舊開了四門,巨大的鐘鼓之聲將沉睡的寧郡王府驚醒,大早上的,顧昭自床上爬起來,洗漱過後,便換了一套鬆快簡單的藍色金織麒麟服出門去了。

郡王爺如今也是前呼後擁,隨隨便便出門身邊少說也得簇擁三二十人,三二十這也不算多的,而今世道開始往精緻奢華了走,開始講究個氣魄與排場了。

郡王出行,自然也有些儀仗,不過顧昭是個接地氣的好郡王,人家每次出門都平平常常,擾民清街在他看來是萬萬不可以的。

騎著駱駝自家門口到御街……這一路上京的街道安靜且祥和,早就不復當初的熱鬧,更多了一份兒大氣莊嚴,新改造的御街全街用巨大平展的大青磚鋪路,寬可十二輛大馬車並行,更在兩邊栽種花圃,如今到了月份兒,那花圃裡面的牡丹開的是爭奇鬥豔美不勝收。

一路疾行到平洲巷子,這邊門房早就開了大門迎接著,顧昭下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