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裳給顧昭送了一大筐蘿蔔這件事兒令顧昭詫異,別說,打來古代不是沒窮過,最窮的時候他也沒收過大蘿蔔,也沒這樣送禮的,這個不合規矩,沒錯,就是規矩,你走多遠,站多高,就有相應適合你的規矩。
顧昭自來上京,收禮這件事,就成了生活裡很重要的一部分,人情往來,家族禮俗,歲時節令,甚至在郡公府家裡,就有個單位是專管收禮跟送禮的。
禮品是一個人乃至一個家族的面子,因此,甭管什麼時代,人情往來都是大學問。
郡公爺管家裡這個單位叫公府辦公室,辦公室主任目前由細仔擔任,孫希那老東西兼副主任。他倆的區別是,細仔死摳死摳的往家撈,孫希那老東西卻是見天兒看著南貨眼紅,給阿潤往屋裡整。
甭看趙淳潤是皇帝,受年代侷限,顧昭有的東西,趙淳潤未見得常有。
這可不是早些年送南邊棉布,果乾譁眾取寵的時候,顧昭如今家大業大,人家早就走奢侈品路線了。
什麼珍珠粉,珍珠首飾,珊瑚擺件,貝雕傢俱,稀缺材料製作的工藝品,高檔木材,寶石,碧璽,孔雀石,燕窩,海參鮑魚海馬乾兒……
如今,自南邊來的各類觀賞大海螺做的擺件,平常拿出去都是稀罕貨。
要說缺,皇帝也不缺好東西,亦不過送顧昭貨行裡的東西稀罕少見,才能顯示出對臣下的恩寵。
顧茂昌他老丈人永國公後煥海,玉帶下就總是栓著一套御賜的寶貝兒,這玩意兒還有個學名兒,叫金鑲玉累絲海寶環,那一串掛著由小到大三個海螺,還都是粉紅色。
類似此種笑話還真不少,顧昭他在南邊的工藝廠到底出什麼,顧昭早就不可控了,只能任其發展。
他頭年見過幾位京中名士,一人腦袋上帶著一個巨大的海螺冠子。顧昭笑的不成,翻身一問,竟是自己家產的,隨著節禮送到府裡來的,孫希見了眼紅,私下裡一箱都抱走了,第二日阿潤去國子學,就隨手賞了幾位他喜歡的先生。
有著皇帝庇護,顧昭的買賣龐大到他自己想象不到的地步,他奶哥現在比他都忙。
要說錢,這玩意兒多了也就沒有了單位概念,顧昭無兒無女要錢沒用,有了富裕他也大多也都貼補了絕戶郡,他跟阿潤能吃多少?喝多少?那都是有數兒的……
如此,一年到頭兒,他家就出幾次節禮,婚喪嫁娶兒滿月這些,因家裡也沒有當家大婦,通常就是隨大流完事兒。
可,即便是不走幾次禮,顧昭也沒收過一筐子大蘿蔔……
嗯……這個叫馮裳的,倒是十分有趣兒……
花蕊站在臺階下小聲回話,此時,盧氏已經神奇的睡著了,還打起呼嚕,這人上了年紀,什麼事兒都不可控了。
顧昭伸出腿,有下奴幫他套好靴子,他自榻上站起來後,接過後氏親手洗乾淨的蘿蔔,拾起一個丟嘴裡,咔嚓!一聲,咿?嗯?還是非常好吃的。
甘甜,爽脆,口感好極了!不錯,不錯!
一邊吃,顧昭竟一邊盤腿坐在臺階下,問了句:“小玉呢?”
花蕊笑眯眯的:“給您套來了,府外呢無敵敗家子最新章節。”
顧昭點點頭:“嗯,怎麼是你倆來?”
花蕊笑著說到:“爺,有事兒呢……”說罷,她笑眯眯的衝著蘇氏跟後氏福了福。
蘇氏後氏兩人打了個哈哈,便下去了。
花蕊見她們出去了,這才道:“爺,有兩件事都得您拿主意,這頭一件是,這位馮先生的事兒,咱府裡與他不慣,也無來往,有些掂不清輕重……
這深不得淺不得的,就是十倍回去,也值不得一兩貫錢,再者,府裡那裡有一兩貫的東西給他?拿出去好叫人笑話,還有,也不好十倍給回去,定下來,以後就不好走規矩了。”
顧昭點點頭,也不知道想到了什麼,他噗嗤笑了一聲搖搖頭道:“這有什麼為難的,甘州那邊印刷廠不是送了幾版書,將棋譜,琴譜揀幾套給他,若以後這位先生還來,就送他甘州版。”
遷丁司在甘州的毛紡,印刷等廠子現在已經初見成效,甘州離上京比南方近了一半的道路,如此,顧昭投資多年,現在已然是見到錢了。
為了不衝擊原有市場,甘州貨現在一律就只走批發,就如甘州印刷廠的書籍,一樣的書,二十套起賣,顧昭走的路線是貨賣堆山。
甭小看棋譜,坊裡書肆,一本雜書,也得四百錢上下,棋譜一全套,少說也得一二十本五貫靠上的花銷,文化這東西要說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