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詩,要“知人論世”,要“以意逆志”,都是很精闢的見解,為後世文學批評中重要的原則。
第四節 莊周與《莊子》
在談論《莊子》以前,有必要先簡單介紹一下《老子》。關於老子其人,《史記》中引用了三種不同的說法,一說他是周王朝的“守藏室之史”,姓李名耳,字聃,年代稍早於孔子,據說孔子曾向他請教關於“禮”的問題;一說老子可能就是楚國的老萊子,與孔子同時;一說戰國中期周室有位太史名儋,有人認為他就是老子。《老子》一書的形成年代也眾說紛紜,有人認為它應當早於《論語》或大致與之同時,也有人認為它甚至遲於《莊子》。把我們看來,老子很可能是古代一位具有傳說色彩的賢哲,並一直有些關於他的故事和言論流傳,這些言論,可能就是《老子》一書的雛形,其年代大約與《論語》相近;大約是在戰國中期,又有人對這部書加以增補,形成了今傳《老子》的面貌,故其中包含有反映出戰國時代社會特徵的內容。這書是用韻文寫的,用韻規則與楚辭相近,它的作者應當是楚人。
《老子》是一部以政治為中心的哲理著作,也牽涉個人立身處世的準則。但書中把兩者和自然性的宇宙本質——
“道”聯絡起來,所以“形而上”的特徵很強。在政治方面,《老子》主張“虛靜無為”,即反對以人為的手段——包括種種文化禮儀——干涉社會生活,尊重生活的“自然”狀態;關於人生態度,《老子》也主虛靜、退讓、柔弱,但這並不像後人所理解的那樣消極,因為《老子》所推重的“陰柔”,實是一種長久之道和致勝之道。
《老子》的文體,既非如《論語》那樣的語錄,也非一般意義上的“文章”。全書約五千字,都是一些簡短精賅的哲理格言,又押韻腳,特別便於記誦。各章節大致有一定的中心或連貫性,但結構並不嚴密,前後常見重複。它的語言無所修飾,但所包涵的道理玄奧而深刻,常常揭示出事物向其反面轉化、事物之間的關係不斷轉變的規則,以及從反面取勝的途徑,反映出中國先秦時代哲學思想的透徹性。它對於中國文化的發展,具有非常深遠的影響。如三十六章雲:“將欲翕之,必故張之;將欲弱之,必故強之;將欲廢之,必固興之;將欲奪之,必固與之——是謂微明。”自居於弱勢、靜態而保持一種彈性,促使敵對一方向膨脹、誇張發展以至成為脆弱,即產生盛衰的對轉,這確實是看得很深。
《老子》是先秦道家的基本典籍。推進道家思想而具有集大成意味的著作,是莊周及其門人的《莊子》。
莊周,宋國蒙(今河南商丘縣東北)人。生活年代與孟軻相仿,可能年歲略小。只做過地位卑微的漆園吏。據《莊子》中記載,他生活貧困,住在窮閭陋巷,困窘時織履為生,弄得面黃肌瘦。但據說楚王派人迎他到楚國去做國相,他卻拒絕了,說是做官戕害人的自然本性,不如在貧賤生活中自得其樂。
《莊子》一書,漢代著錄為五十二篇,現存三十三篇。其中《內篇》七篇,通常認為是莊子本人所著;《外篇》十五篇,《雜篇》十一篇,有莊周門人及後來道家的作品。
莊周的思想,是以老子為依歸。但《老子》的中心,是闡述自然無為的政治哲學,《莊子》的中心,則是探求個人在沉重黑暗的社會中,如何實現自我解脫和自我保全的方法。在作者看來,最理想的社會是上古的混沌狀態,一切人為的制度和文化措施都違逆人的天性,因而是毫無價值的。對於個人人生,《莊子》強調“全性保真”,捨棄任何世俗的知識和名譽地位,以追求與宇宙的抽象本質——“道”化為一體,從而達到絕對的和完美的精神自由。《莊子》對現實有深刻的認識和尖銳的批判。不同於其他人只是從統治者的殘暴來看問題,作者還更為透徹地指出,一切社會的禮法制度、道德準則,本質上只是維護統治的工具。《胠篋》說,常人為防盜,總把箱子鎖得很牢,遇上大盜,連箱子一起偷了。“聖知仁義”就是鎖牢箱子的手段,大盜竊國,“並其聖知仁義而竊之”。所以,“竊鉤者誅,竊國者侯。諸侯之門,而仁義焉存。”
極是痛快淋漓。但作者並不主張以積極的行為來改變現實,而是對現實人生持悲觀厭世的態度。甚至認為,一切世間的是非、美醜、大小之對立,只是人的認識上的對立,而並非萬物自身的性質。
莊子學派的思想,在中國歷史上留下了極為深遠的影響。從積極意義上說,它揭示了社會統治思想的本質,表現了擺脫精神束縛的熱烈渴望,為封建時代具有反傳統精神和異端思想的文人提供了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