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部分(1 / 4)

小說:中國文學史 作者:世紀史詩

其次,周邦彥的詞極講究“章法”即整篇結構。自柳永以來,作長調的人多了起來。但這類詞篇幅長,佈局的講究很費心思。而不少人寫長調時,或是中間填上些麗藻充數,或前緊後松,或為了一兩句佳句而敷衍成篇。在這方面,柳永的長處在善於井井有條地展開鋪敘,蘇軾的長處在以奔放的情緒一脈貫穿,而周邦彥要比他們更講究章法,能精心地把一首詞寫得有張有弛,曲折迴環。如《蘭陵王·柳》:

柳陰直,煙裡絲絲弄碧。隋堤上、曾見幾番,拂水飄綿送行色。登臨望故國,誰識京華倦客?長亭路,年去歲來,應折柔條過千尺。閒尋舊蹤跡,又酒趁哀弦,燈照離席。梨花榆火催寒食。愁一箭風快,半篙波暖,回頭迢遞便數驛,望人在天北。

悽惻,恨堆積!漸別浦縈迴,津堠岑寂,斜陽冉冉春無極。念月榭攜手,露橋聞笛。沉思前事,似夢裡,淚暗滴。

這首詞三疊三換頭,聲韻格律極複雜;而周邦彥寫來十分工穩妥切,所以尤為樂師所愛。據毛幷《樵隱筆錄》稱,直到南宋初,還“都下盛行”,“西樓南瓦皆歌之,謂之‘渭城三疊’。”其內容只是寫客中送別,抒發倦遊之情和惜別之情,而層次安排極富匠心。第一節由眼前之景引出回憶,再轉回自身,點明送別主題,接著又翻回到屢屢折柳送客的往事,開闔變化之間,寫足了客居京華的百無聊賴;第二節起筆宕開,追思舊遊,很快以“又”字接上昨夜別宴場景,嘆息舊交又少一人,然後借想象寫朋友離去、彼此在相隔中相望的情景;

第三節以二個短句起頭,在急促的節奏中湧出一腔哀怨,隨後節奏放慢,描繪離舟去後斜陽日暮,自己猶徘徊不忍去的情形,再展開往日溫馨友情的追思,最後用“淚暗滴”的現實收束。這種反覆迴環、層層渲染的章法,就像中國的古典園林藝術,曲折變化,避免了一覽無餘的毛病。在周詞中,如《瑞龍吟》(“章臺路”)、《六醜·薔薇謝後作》等許多長調詞,大抵都有這樣的特點。

再有,周邦彥詞十分重視語言的錘鍊,做到既渾成自然,又精緻工巧。這表現在好幾個方面:一是他善於化用典故和前人詞句,能把它們融化在全篇中,顯得天衣無縫,不留痕跡,所以張炎在《詞源》中說他“善於融化詩句”,“採唐詩,融化如自己者,乃其所長”。這種例子很多,甚至像《西河·金陵懷古》隱括了劉禹錫《石頭城》、《烏衣巷》兩首七絕和古樂府《石城樂》,卻也寫得非常完整流貫,沒有讓人覺突兀不自然的地方。二是他在善於運用典雅語言的同時,也善於運用淺俗的口語和民間俚語,如《萬里春》:

千紅萬翠,簇定清明天氣。為憐他、種種清香,好難為不醉。我愛深如你,我心在、個人心裡。便相看、老卻春風,莫無些歡意。

而最難得的,是周邦彥無論用雅語還是俗語,都能夠化雅為俗,化俗為雅,使它們在一首詞中融為一個整體,不顯得突出礙眼。三是他對事物的觀察很細膩,對意象的選擇很講究,所以語言的表現力很強,如《蘇幕遮》上闕:

燎沉香,消溽暑。鳥雀呼晴,侵曉窺簷語。葉上初陽幹宿雨,水面清圓,一一風荷舉。

後三句歷來受人推崇,因為它傳神地描摹出了雨後初晴的清晨荷葉在水面迎風挺立那種動態的、疏朗而秀拔的風姿。“一一風荷舉”讀起來是很淺的句子,實際每個字經過了細心的推敲。再如《玉樓春》中“煙中列岫青無數,雁背夕陽紅欲暮”,在色彩的渲染和空間的佈列上,可謂極工緻精巧。

總之,周邦彥的詞雖說在題材和情感內涵方面沒有提供更多的新東西,但在藝術形式、技巧方面都堪稱北宋詞的又一個集大成者,為後人提供了許多經驗。因此,南宋以後的姜夔、張炎、周密、吳文英等人都十分推重周邦彥,有人甚至稱他為“二百年來以樂府獨步”(陳鬱《藏一話腴》)。直到清代的常州詞派,還奉他為詞之“集大成者”,認為學詞的最高境界,就是到達他的“渾化”(賙濟《宋四家詞選序》)。就連近代學者王國維,也把周邦彥比作“詞中老杜”(《清真先生遺事》)。這說明在詞的藝術形式和語言技巧上,周邦彥確有出色的貢獻與深遠的影響。

………………………………………………

第四章 南宋初期文學

一一二七年,女真族建立的金國大兵南下,佔領北宋都城汴京,徽宗、欽宗被俘並押解到北方,北宋宣告滅亡;五月,康王趙構在南京(今河南商丘)即皇帝位,改元建炎,建立了南宋王朝,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靖康之變”。之後,南宋朝廷又在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