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幾位,但他無疑是元雜劇最重要的奠基人。
………………………………………………
第一節 元雜劇的興起
中國古代乃至近現代包括京劇和各種地方戲在內的傳統戲劇又稱為“戲曲”,這是因為“曲”的演唱在其中有特別重要的地位。從性質來說,中國戲曲實是一種帶舞蹈成分的歌劇。
“戲曲”一詞,今所知始見於宋末元初人劉壎的《水雲村稿》,其中《詞人吳用章傳》言及:“至鹹淳,永嘉戲曲出,潑少年化之,而後淫哇盛、正音歇。”
①這是指南方的民間戲文。
①見胡忌、洛地《一條極珍貴資料發現——“戲曲”和“永嘉戲曲”的首見》,刊浙江藝術研究所編《藝術研究》第十一輯。
元末陶宗儀的《南村輟耕錄》又說:“唐有傳奇,宋有戲曲、唱諢、詞說,金有院本、雜劇、諸宮調。院本、雜劇其實一也,國朝院本、雜劇始厘而二之。”這裡的“戲曲”,或以為是指宋代雜劇,或以為也是指南宋戲文。至王國維著《宋元戲曲史》,才用“戲曲”來通指中國的傳統戲劇。
中國戲劇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很遠。從原始歌舞開始,到後代宮廷、民間的許多娛樂表演都與此有關。從元雜劇的直接源頭來說,則主要是兩條:一是從宋到金的說唱藝術——
諸宮調,一是從宋到金的以調笑為主的短劇——宋雜劇、金院本。
說唱在中國有古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