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提澎湖灣小區在繁亂忙碌中,此時的白路先要送車回去。
費時半個小時,把麵包車送回原來位置,抹去一切痕跡。下車到黑暗處脫衣服,緊身衣一定要脫下來,裝進小包,再穿上寬大運動上衣,下身是褲衩,戴上帽子,揹著小包跑步回家。
凌晨兩點半,白路在空無一人的街道上鍛鍊身體,慢跑回龍府小區。縱有汽車開過,只把他當成古怪的鍛鍊者,並沒有多加留意。
小區附近有條小街,道路兩旁是高樹。白路跑到這裡拐進小街,在街中間位置找棵樹,爬上去倚著樹幹睡覺。
一覺睡到五點,估摸著送奶車快來了,從大樹下來,稍微活動活動身體,慢慢往回走,走到街角陰暗處站住。
五分鐘後,一輛廂用貨車從道右面開過來。
現在的白路站在馬路左邊,往回走沒多遠是龍府小區。這輛貨車從外環進來,要在這個路口掉頭。
此時天色昏黑,是黎明前的黑暗。不過路燈通明,倒也是光亮一片。
白路慢慢往回走,看貨車拐過來,開向龍府小區。
白路開始慢跑,從人行道跑上慢車道。等貨車在快車道從身邊開過去,他開始加速,跳過車道中間的隔離帶,跟在貨車後面跑步。
再往前百多米是龍府小區,那個地方留有汽車通道。
貨車開到那個地方要減速右拐,同時等待保安開啟小區大門,速度減到很慢很慢。這個時候,白路跑到車後,猛地蹲下身體,鑽進車底,攀住後。讓貨車帶他進入小區。
在這裡,額外多說一下這個送奶公司。
如今講究集團化。啤酒啊,奶企啊,多是集團化產物。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就那麼幾個大牌子。聽著好象不錯,是名牌產品,值得放心。其實多是換湯不換藥。他們做的主要是收購以前的企業,改個名字,派些管理人員過來,基本就沒事了。
什麼東西一大就不好管理,容易出紕漏,比如前幾年,許多個知名奶企前赴後繼鬧出事故。失去客戶信任。
然後呢,有聰明人看到商機,自己養奶牛。
倒退個十幾二十年,那時候喝奶。是奶農蹬腳踏車挨家挨戶送。每個月訂一次奶,大清早的住宅樓常會看到長繩子下掛著籃子,籃子裡是空玻璃瓶。奶農所做的就是用滿瓶奶換走空瓶子。
後來國家發展大企業。限制私人作坊,因為沒有安全保障,於是再也看不到樓上垂下來的籃子。
可也奇怪,那時候都喝那種奶,也沒聽說誰會出事。
許是人心變了,才會不斷出事。
前幾年,大奶企接連出事故。有商人在城郊包場地養奶牛,購置全套安全裝置,辦理相關手續,生產高價奶、精品奶。
這些奶煮熱之後,會和很早以前的散裝奶一樣,有一層發黃的奶皮子,很香。
價錢卻是提升了二十倍不止。
這些奶數量少,專供高檔住宅小區,一般情況是每天兩斤起訂,一斤奶二十幾塊錢,屬於絕對的高價奶,可即便這樣昂貴,也是供不應求。
龍府小區幾乎家家訂奶,白路給家裡訂了五斤,主要是沙沙和小丫喝,文青和丁丁偶爾也搶著喝幾口。
這家奶企很聰明,知道錢是賺不完的,所以沒打算擴張營業,只養了六百多頭奶牛,不再增加。
聽起來,六百多頭奶牛好象不少。可奶牛產奶是分時期的,孕期產量高,取個平均數,一天大概在二十五斤到四十斤之間。可這個時間段只有三個月,除此外,還有三個多月的停奶期,剩下的時間是淡奶期。如此計算下來,六百多頭牛其實真的不算多。
尤其養牛很麻煩,不說生不生病的問題,只說奶牛一天飼料就得二十塊。這麼多牛肯定不能散養,老闆一邊努力種草養草,一邊買高價飼料。
另外還有裝置啊,員工啊,各方面的花費太多太多。除此外更要打點,衛生檢驗知道你的牛奶是好東西,你給不給?公安、林業、環保也來你企業轉悠,你給不給?
說起環保,牛羊吃植被,養得越多,土地越貧瘠,為避免被人找麻煩,又得想辦法恢復植被。
而這些還只是小花費,最大的花費在牛身上,一頭成年奶牛的價錢輕易過萬,就算平均一萬五一頭,隨便幾百頭就得投資千萬以上。
這家奶場選的是國外品種的奶牛,更要貴一些。
除牛錢外,基礎設施是另一個大頭花費,那傢伙把奶場建的跟花園一樣,反正是乾淨美麗。並對所有客人免費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