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部分(2 / 4)

小說:水滸梟雄 作者:抵制日貨

原來那些宦官見李綱守住玄德門甬道,便趁搬運滾木時,互相掩護著,令一人溜往東華門下城去稟告皇帝,軍情自然也被誇張了許多。

徽宗聽得梁山只一輪箭雨,便使士卒傷亡過半,忙令人去傳喚李綱。

待李綱進殿,徽宗看到李綱右臂上的箭只,更是相信了幾分,顫聲問道:“皇城果守不住了嗎?”

李綱雖有心死戰,卻到底忠字佔了上風,也不敢瞞哄皇帝,愧道:“賊勢浩大,先前臣也低估了戰場的殘酷,賊人只一輪箭雨,各軍便傷亡數百,臣只能以死報君了。”

徽宗聞言,嘆了口氣,道:“既然如此,也勿用多傷士卒了,開城降了吧。”

李綱聞言,驚道:“那樣聖上會背上膽怯之名,臣既無能使聖上成為一代明君,又怎可見聖上降賊,為後世所譏。”

徽宗雖然一生無所作為,但也頗想千古留名,聯金滅遼,恢復燕雲,便有此意。聞言,也是一愣。

蔡攸卻又出列道:“聖上此舉只是為挽救數千將士性命,後世自會有公論。且聖上只有保重龍體,才能看到以後各州雄師光復京師。”

徽宗本來便怕死,考慮了一下,終究還是覺得性命要緊,當下便也就坡下驢,道:“蔡卿所言極是,眾臣隨朕出降吧。朕聞張揚仁義廣播,想來也不會難為你們。”

李綱聽的天子真要向一個草寇降順,不由大氣,一咬牙,便拔出臂上斷箭,一股鮮血頓時噴濺而出。李綱卻不看右臂傷處,拿箭抵住咽喉,道:“天子若歸降草寇,當為千古醜聞,臣輔佐不力,也無顏再見世人,臣聞文死諫,武死戰,當為臣子本分,微臣便以死諫聖上收回成命。”

說完,便左手一送,用箭頭刺穿咽喉,眼見不活,但身體卻未倒地,眼睛也是死死盯著徽宗。

群臣見李綱死諫,也都有些羞慚,一些忠勇大臣也紛紛出言請皇上收回成命。

徽宗也有些搖動,但又不忍拋下這花花世界,一時間也是踟躕難決。

蔡攸卻又出列,斥道:“你等只思為自己名聲著想,若抵抗死於賊手,我等眾臣自可博得忠臣之名,但聖上卻會落下一個暴虐無道,咎由自取的名聲。現下出降,尚可使宮內將士、大臣念聖上活命之恩,豈非好過天怒人怨。”

徽宗聞言,也暗道:看來自己終究逃不過後世眾人唾罵了,不如出降,還能多活幾時。又思及高俅昔日‘及時行樂,以期不負韶華,況人生如白駒過隙,若不自尋歡樂,未免老大徒傷’的媚言,便也打定主意,但話到嘴邊,又不由嘆了口氣,道:“眾臣無需多言,隨我出去迎接張揚吧。”

說完便向外走去,走到李綱屍首邊時,只是嘆息了一下,並未多留。

眾臣聞言,也都紛紛跟著徽宗而去。只是心境卻各有不同,宦官不過是換了個主子,倒也並未有多少擔憂,尚存一些忠誠念頭的大臣則是嘆息不已。蔡攸則考慮如何向張揚說明自己勸降徽宗的功勞。

片時間,大殿便只剩李綱孤零零的站在中央。

徽宗想及以後便要做別人俘虜,也是垂頭喪氣,腳步自然不快,後面大臣中也多有年老體弱的,速度不異蝸牛犁田。

蔡攸卻是急著去邀功請賞,又恐張揚開始攻城,見徽宗無精打采在前面慢慢捱著,便道:“聖上且快些吧,若張揚限時到了,恐怕就要攻城了。”

徽宗聞言,也只好加快腳步向宣德門走來。

張揚眼見時間快到,正要下令弓箭手出陣時,卻見宣德門緩緩開啟,徽宗已領著文武大臣出降。

天下篇 第八章 運籌帷幄

()

雖然內外城官兵並未抵抗多久,但短暫的廝殺也已激發出梁山軍馬身上的戾氣。徽宗出的皇城,被梁山兵馬氣勢一逼,便覺脖子發涼,彷彿一柄劍已經懸在頭上一般。平日的皇者威儀也早不翼而飛,雙腿開始不停的打顫。看著遠處騎馬緩緩走來的張揚,剛才在宣德樓的幾許欣賞也化為恐懼。平日威嚴的臉龐也第一次出現討好的表情。

張揚帶著親兵隊和董平一部緩緩靠近皇城,手中霸王槍看似無意的轉動著,但槍鄂反射的陽光卻始終刺著徽宗的眼睛。

徽宗承受著眼睛的刺痛,又擔心張揚言而無信殺了自己,可謂身心俱疲了,但又不敢低頭躲避,終於在張揚逼近到身前一丈處時,雙膝一軟,跪了下去,藉機費力的眨了幾下眼睛。後面那些稍微有些忠誠之心的大臣見天子都跪了,哪敢站著,蔡攸之流,更是恨不得賣主求生,更別提跪了。

張揚下馬扶起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