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部分(3 / 4)

小說:中國大歷史 作者:江暖

雖未貸款,其縣令也不得不在田賦上附加,以抵作應向上級繳付的利息。市易法也無從吸引太多商人與政府做生意;他們大多數害怕與衙門牽連。於是官員親自督賣,使批發商絕跡,貨物價格也只好由這些官員自定。有一次甚至有官衙人員在街上賣冰塊與果品,被皇帝譴責。至於徵收免役錢等於責成在鄉村中實現金融經濟,實際上政府早應組織銀行,提倡保險,擴大批發業務,凡此都應當在城市之中著手。

而保甲法卻又與王安石其他新法背道而馳。向全體農民徵兵有如以前各朝,必以均田作基礎,因為當兵的義務時以視作每戶都納同等之稅,而稅率又輕的情形下的附帶條件。宋朝既已將稅率提高,又促進金錢的流通,則全面徵兵必使窮困之家更為不堪。而以方田法整理田賦也遇到技術上的困難。例如公元1082年,開封府報告每年測量只及於兩縣,全府之19縣須10年才能測量完畢。當這報告提出時,當中已經蹉跎10年了,因方田法案最初是在1072年提出的。

新法的失敗

新法既然遇到如此不能克服之障礙,不免使人懷疑,當初有何憑藉使其得以被提出?而且既已失敗,為何又一再被挽回重用?在答覆這問題時,我們必須知道,宋代官僚固然缺乏今日之眼光,無從洞悉金融經濟之管制有待於各種預備工作之就位,而此種條件,超越了他們所處的時代。然則缺乏這樣的眼光,也使他們不敢站在我們的立場,武斷地認為新法必不可行。新法是一種試驗,也是一種奮鬥。這是他們的試驗與他們的奮鬥。

倘使新法不作為全國一致的法令頒佈,而由若干地方官或若干帶特殊性質之官僚將其區域性提出實行,其成敗則未可知。但倘使如此,沒有上級的督責,也無固定之目標,這些措施,亦不足以稱為以金融管制操縱國事。可是在較小規模之內,政府之活動滲入私人貿易之中,並非全不可行。例如唐朝之劉晏即曾將手下所管理之商品買入賣出,因而獲利。在王安石將新法推行於全國之前,他任鄞縣縣令,他亦曾將公款貸與農民生利,而得到彼此滿意的成果。類似的事蹟使趙頊和他的兒子們滿以為反對新法者是有意阻撓。而使局勢更為複雜的,則是不論新法適合實況與否,它一經頒佈通行,收回亦至為不易,將其廢棄也會產生甚多不良後果,所以主持的人不得不躊躇。總之,王安石之進退,擾攘北宋半個世紀,牽涉到力不從心的君主,也確實引入用心可疑的臣僚。只是我們看到主要人物之實力和風格,而他們也卷人漩渦之內,則可以斷言這段事蹟,只是時代的矛盾。中國政治統一的程度遠超過國內的經濟組織,繼續發展的結果,只有使兩者都受挫折。

第十二章 西湖與南宋

歷經“靖康之難”的劇變,宋高宗群臣於風雨飄搖中,在臨安(杭州)重續宋朝命脈。這一身兼製造業中心的南宋國都,繁華不下於《清明上河圖》中所描繪的汴京景象。然而,儘管帝國掌握了豐富的資源,但缺乏適當的服務性事業為之週轉,使得經濟上未能突破,影響所及,軍事也積弱不振。因此,在金和蒙古人的連番侵迫下,只有走上滅亡一途。

杭州(臨安)在隋朝已負勝名。南北大運河開創後,它是南端終點。它與開封不同,後者大體上是一座消費城市,購買力操在政府官員及其家屬和隨從手裡。南宋的國都——杭州,則是製造業中心。造船業、絲織業、瓷器與紙張的製造在南宋尤其突飛猛進。

西湖勝景

對現代的旅遊者而言,離杭州近在咫尺的西湖,是觀光者必往的勝地,當初該處是杭州灣的一部分,迄至公元7世紀前期尚且如是,後來靠錢塘江的一面被阻塞,年久月深,湖中的鹽水也就變成淡水而成了今日的西湖。

西湖在面積上只比杭州市略小。兩座大堤將西方及西北方曲折的湖岸距離縮短。白堤以白居易而得名,直通孤山。蘇堤則始於蘇東坡,他是詩人、畫家和散文作家,在11世紀曾劇烈反抗王安石的改革。雖說他和白居易兩人之間相隔近300年,但他們前後都曾在杭州一帶任地方官,也曾前後疏浚此湖。兩座長堤即他們的工程所留下的遺蹟。如此看來,中國傳統政府以具有美術觀念的人才為官僚,有其用心設計之奧妙,雖說兩人同在西湖留名也算事出偶然,但其注重環境之保養與生態學則已勝過一般官吏。

中國一本歌劇稱為“白蛇傳”者,以西湖為背景,最近在美國風靡一時。揭幕時觀眾即面臨湖岸。兩隻蛇之精靈,一白一青,已變成兩個姣好的女子,名叫“白素貞”和“小青”。她們在白堤上邂逅一個年輕男子許仙。素貞與之一見鍾情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