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3 / 4)

小說:炮擊金門 作者:誰與爭瘋

替第一線指揮員做太具體的軍事部署,這方面,他完全信任自己的部下會做得很好,他只考慮戰略問題,對戰局發展趨勢進行宏觀預測把握,他的戰略判斷不但比他的敵人而且往往比他的同事都更深一層更遠一步。國民黨打不過我們原因很多,他指揮員不行是很重要一條,越高階指揮越不行,蔣介石就是典型的瞎干預,凡是他干預的作戰幾乎全失敗。解放戰爭,我們就喜歡雙方兩個人出來指揮,我們這邊是毛主席,敵人那邊是蔣介石。

果然,我彙報完了,主席既沒說“行”,也沒講“不行”,卻突然提出一個問題:“葉飛,你用那麼多炮打,會不會把美國人打死呢?”當時,國民黨部隊營一級都配設了美軍顧問。我回答說:“哎呀,那是一定會打到的呀。”主席又問:“能不能不打到美國人?”我說:“無法避免。”

主席不再問其他問題,也不做什麼指示,只說:“葉飛,你們累了,好好休息。”於是散會。我明白,他要做進一步的思考了。

晚飯後,王尚榮拿了一張條子給我看,是林彪寫給主席的。林彪這個人滑頭,他很會摸主席的心思,他知道毛主席在考慮會不會打到美國人的問題,所以向主席建議:是否可以透過正在華沙同美國人談判的王炳南大使給美國人透露一點我將炮擊金門的資訊?我看後大驚,林彪聰明得也太離譜了嘛,告訴美國人不就等於告訴蔣介石了嗎,簡直莫名其妙!我問王尚榮:“主席把這個條子給我看,有什麼交代,是不是要我表態?”王尚榮笑笑:“主席沒說什麼,只說拿給你看。”

夜間,我翻來覆去睡不著,我已經感覺到了將要開始的作戰很複雜、很微妙,但我確實找不到既要開炮又不能打到美國人的妙方。掀開窗簾,毛主席房間的燈一直亮著。那個時代,一切相信毛主席,看著那燈光,我方稍稍心安。

第二天繼續開會,毛主席不提林彪的條子,一上來就指著我說:“葉飛,那好,就照你的計劃打。”又說:“葉飛,你不要回福建了,留在北戴河指揮。”總的印象,毛主席對打這一仗是反覆思考,慎之又慎的。經過一夜長考,顯然,他對戰略、戰術問題都想透了。

8月23日,炮擊開始。完全是毛主席親自指揮,前線的一舉一動都要向他報告。我留在北戴河,好辦也不好辦。好辦,每天與前線保持通話,一切執行毛主席命令就行了。不好辦稍有差錯,就可以發展成為同美國的戰爭,福建、臺灣海峽變成第二個朝鮮戰場,實在擔當不起呀。

現在回想,毛主席的戰略眼光高深、遠大,這個仗到底打出一個什麼結果來,他沒講。別說敵人一方根本不曉得,我們自己一方也不完全曉得。不光我不曉得,連彭老總、林彪,許多高階幹部都不曉得。彭老總一直是竭力主張用武力打下金門的,他曾多次到廈門檢查戰備和鷹廈鐵路修建情況,我知道他的想法。炮擊開始,我當然也盼望毛主席早一點下達登陸金門的命令,當時想得簡單,況且打下金門,對我而言,還有一層不同一般的意義嘛。

葉飛戎馬生涯的高潮是在大江南北和華東戰場,但開篇和末章均在福建。

從繳獲26支步槍的“霍童暴動”起家,在與黨中央完全失去聯絡,甚至根本不知道中央紅軍已經長征的情況下,葉飛率部投入了其艱難困苦並不遜色二萬五千裡的南方三年游擊戰爭。

十年鏖戰轉瞬即逝,勝利之師今非昔比,34歲的兵團司令戰淮海,渡大江,陷淞滬,來不及抖落一身的征塵,又即刻率領十兵團挺進福建。馬不停蹄,搶關奪隘,福州、惠安、泉州、漳州,將陽光和鮮花一路鋪到了廈門,鋪到了時時刻刻魂牽夢繞的故土家園。走時一個團,歸來十萬軍,葉飛站在當年走上紅色之路的出發地,無限感嘆,異樣激動……

然而,想不到,萬萬沒有想到,葉飛在打下堅固難打的廈門、全身心投入繁忙的城市接管之後,傳來了絕對難以置信的金門失利:登島部隊三個加強團,9086人,大部戰死,一部被俘,成為內戰爆發以來,我軍最慘重的一次敗仗。

金門島上最後一片稀疏的槍聲歸於沉寂,共和國的第一面五星紅旗正在天安門廣場高高飄揚。舉國狂歡、沸騰之時,很少有人想到一個海島上演的悲劇。唯有葉飛獨倚窗前,仰視雲天,淚灑襟衫,遙祭忠烈……

葉飛發電請求處分:“指揮員尤其是我的輕敵,是金門失利的最根本的原因。”

毛澤東回電說:“金門失利,不是處分的問題,而是接受教訓的問題。”又說:“先打定海、再打金門的方針應加確定,待定海攻克後撥船撥兵去福建打金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