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鈴鈴”,電話聲急促響起來。
師長李天佑一把抓起話筒。
話簡那邊傳來紅一軍團長左權的命令,第四師立即奔赴指定地域,夜襲山城堡之敵。
黃克誠、李天佑率部隊悄然向山城堡進發,攔腰斬向山城堡守敵第七十八師。
夜幕降臨,敵人正在吃晚飯。
紅軍經過急行軍,已經在敵人陣地前沿發起突然進攻。
霎那間,火光沖天,槍炮聲四起。
敵人顯然慌了手腳,搞不清紅軍的方向,機槍亂放一氣,漫無目的地射擊起來。
紅軍趁勢從四面包抄,直撲敵軍陣地。第四師由北向南,向敵軍展開了猛烈進攻。
敵人雖然裝備精良,但是在黑夜中,他們的大炮、重武器早已失去了效用。
紅軍素有夜戰、奇襲的經驗,這時,正好派上用場,打得敵人人仰馬翻,鬼哭狼嚎。
夜色愈來愈濃,氣溫也愈發低了。嚴冬時節,紅軍仍身穿單衣,腳穿草鞋,這時不免凍得瑟瑟發抖,牙齒打顫。對於多為江南子弟的紅軍戰士來說,零下十幾度的隴東高原,的確讓人難熬,何況還要奮勇衝鋒殺敵!但是,這些經歷過長征,身經千錘百煉的紅軍指戰員,全然不顧寒冷的侵擾,精神抖擻,衝向敵人。
紅軍與敵七十八師打得難分難解。
漫天黃沙,漆黑之夜,沙場戰酣。
黃克誠發現僵持不是辦法,他立刻下令作戰參謀彭雄帶領一支隊伍,翻過後山,繞到敵人的側後,進行偷襲,打亂敵人的陣腳。
彭雄率領一支人馬很快消失在茫茫夜色中。
戰鬥緊張而又激烈地進行。
突然,敵人背後響起一陣激烈的槍聲、手榴彈聲,敵人被炸得東躲西藏,亂成一團。
彭雄帶領部隊偷襲成功了!黃克誠心中大喜,立即指揮部隊從正面向敵人發起衝鋒。
敵人無心戀戰,在前後夾擊面前,四散而逃。
紅四師乘勝追擊,與兄弟部隊一起,經過一天一夜激戰,11月22日午時,敵胡宗南部第七十八師主力全部被殲,取得了山城堡戰役的偉大勝利。
山城堡一役,是紅軍三大主力會師後的第一次大捷,也是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的最後一仗,它粉碎了蔣介石一手組織的向陝甘根據地的進攻,宣告了蔣介石反共內戰政策的徹底破產。12月12日深夜。內蒙邊界鹽池、定邊地區,一望無際的大草原,在寂靜的黑夜裡顯得更加空曠與靜謐。
黃克誠從前敵司令部返回四師途中迷路了。
在經過一塊大草灘時,眼睛高度近視的黃克誠深一腳、淺一腳地往前走,不時地被腳下的雜草絆個趔趄,他抬頭眺望遠處,漆黑一片。
黃克誠分辨不出東西南北,在這茫茫大草原上,並無路標可識,他只好四處摸索,尋找歸途。
折騰了大半天,黃克誠總算找到了回師部的路。回到師部,他頓覺腰痠腿軟,疲勞之極,倒頭便要歇息。突然,一陣急促的鈴聲響起來。
黃克誠趕忙抓起電話,前敵司令部告訴他一個令人震驚的訊息。在中國共產黨積極、細緻的統戰工作下,西北“剿總”副司令張學良與楊虎城將軍發動兵諫,在西安扣押了蔣介石!黃克誠一聽,高興得幾乎跳了起來。
整個形勢將會發生有利於革命的大變化!他心想。如何處置蔣介石?一時間成了紅軍中議論的主題。黃克誠對這個問題的看法,經歷了一個轉變過程。蔣介石窮兵黷武,十年內戰,屠殺了多少共產黨人和革命群眾!廣大紅軍指戰員都恨透他了。因而,大家都覺得要麼殺了他,要麼把他關起來。
黃克誠也持這樣一種看法,認為對於蔣介石決不能寬容。他不僅雙手沾滿了革命群眾、共產黨人的鮮血,而且把日本人放了進來,成為民族罪人,不殺了他,何以謝天下?黃克誠是一個勤于思考、胸懷全域性的革命者,他對這個問題反覆思考,從全域性得失上慎重分析後,開始覺得不能簡單地處置蔣介石。不殺有患,殺了搞不好會引起混亂,後患更大,於抗日大局不利。因此,他想到能不能有條件地釋放蔣介石,促成全國抗戰,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
他的這種想法與黨中央、毛澤東不謀而合。
不久,黨中央派周恩來、葉劍英、博古組成代表團前往西安,促成了“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蔣介石被釋放。“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有力地促成了全國抗戰局面的形成,成為時局轉變的樞紐。
1937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