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1 / 4)

小說:黃克誠 作者:風雅頌

黃克誠明白,土城戰鬥打得非常艱苦,紅軍傷亡較大,總司令心裡很不好受,看到四師這副樣子,自然有些惱火。若在平日,總司令對待部下一向寬愛有加,決不會發火。土城一役,紅軍沒有一味與敵僵持。毛澤東正確分析敵情後,立即率領紅軍撤出戰鬥,西渡赤水。

西渡赤水,紅四師仍然肩負掩護任務。紅軍大部隊剛開始渡河,敵人就逼上來了。黃克誠立即命令紅十一團進行阻擊,掩護大部隊渡河。

紅軍順利渡過赤水河,經過三天三夜行軍,到達扎西地區,進行休整待機。與此同時,紅三軍團取消了師的編制,將紅四師編為三個團,師領導同志下到團裡任職,於是黃克誠下派到第十團擔任政委,團長是張宗遜。

2月19日,整編後的紅三軍團會同兄弟部隊及軍委縱隊第二次渡過赤水河,向東急進,準備攻佔婁山關,再克遵義。按照軍團部署,黃克誠、張宗遜統一指揮紅十團、十一團,作為軍團右翼,向婁山關疾進。

婁山關。

連綿起伏的婁山山脈。

正前方的婁山關,異峰突起,怪石奇巖。大小尖山與中間的深澗,好似兩扇大門,緊鎖住婁山關的通道。

一條公路蜿蜒盤旋而上,消失在霧鎖雲封處。

婁山關駐有黔軍一個旅,據險而守。

2月25日,太陽懶洋洋爬上山坡,紅三軍團攻佔婁山關的戰鬥打響了。

黃克誠率領紅十團、十一團迂迴橋板,斷敵後路,阻敵增援,配合主攻部隊圍攻婁山關之敵。

翌日,紅三軍團一鼓作氣攻佔了婁山關口。

黔軍急忙派出六個團的兵力,向關口發起連續衝鋒,企圖奪回關口。

在這緊急關頭,彭德懷一方面增派部隊迎敵,一方面命令紅十團向敵側後發起攻擊。

黃克誠、張宗遜率紅十團突破敵人左翼陣地,將守敵擊潰,尾敵窮追五十里之多。

進攻婁山關的敵人聞訊,亂了陣腳,一路潰敗下去。紅軍乘勝追擊,再度佔領遵義城。

2月28日,殘陽如血。

遵義城外老鴉山。炮火紛飛,彈坑累累,屍橫遍地。山上樹木光禿禿,寒風掠過,蒼涼悽惋。

黃克誠也記不得打退敵人多少次衝鋒了。得知敵人派兵增援遵義,並佔據了遵義周圍幾個山頭後,紅十團立即趕赴城外老鴉山,阻擊援敵。

老鴉山是遵義城西南的一個制高點,離城只有一千多米。如果敵人控制了老鴉山,會直接威脅遵義城的安全,危及城內紅軍中央首腦機關。

紅十團廣大指戰員深知責任重大,在黃克誠、張宗遜的指揮下,首先向敵人佔據的山頭髮起猛攻,一舉攻下兩個山頭,同時控制了老鴉山主峰。

援敵瘋狂反撲,敵我雙方展開了山上山下反覆爭奪。老鴉山,已經成為敵人主攻方向。

在死傷累累,進攻一再受挫之後,敵人出動飛機助戰,一次次狂轟濫炸之後,紅軍陣地上火光沖天,樹木連根拔起,夾雜著泥石塊,直飛半空。

戰鬥異常殘酷,呈現膠著狀態。在打退了敵人的一次反撲之後,黃克誠、張宗遜決定下山出擊。

張宗遜知道黃克誠未帶眼鏡,跑山路衝鋒很困難,就讓他帶領兩個班留守,自己與參謀長鍾偉劍率領部隊追擊潰敵。戰士們個個如猛虎下山,殺向敵陣。

然而,敵我相差懸殊,當敵人發現追擊紅軍兵力不多時,很快穩住陣腳,向紅十團反攻過來。

敵人裝備優良,兵力上又佔據絕對優勢,因而紅十團逐漸頂不住,被迫後撤,損失較大,團長張宗遜再次負傷,參謀長鍾偉劍英勇犧牲。

敵人又向老鴉山主峰簇擁而來。

這時,山上只有黃克誠帶領的兩個班,一挺重機槍。中央機關就在遵義城裡,背後是烏江。如果陣地丟失,紅軍背水一戰,形勢極為嚴峻!黃克誠想到這裡,指揮僅有的兩個班阻止敵人進攻。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敵人越來越多,攻勢越來越猛,眼看陣地就要淪落敵手了。

黃克誠大喝一聲:“山下就是遵義城,領導機關就在城裡,我們一定要守住陣地,決不能後退一步!”

無奈,敵人太強大了,老鴉山主峰失守了,就在這一關鍵時刻,軍委後備隊幹部團趕到了!

黃克誠十分高興,協同幹部團重新奪回了老鴉山主峰。紅一軍團也及時趕到,包抄了敵人後路,打亂了敵人的陣腳。

黃克誠果斷率領山上隊伍,衝下山來,收攏失散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