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1 / 4)

小說:黃克誠 作者:風雅頌

部平安撤退,黃克誠稍感放心。但是,其他兄弟部隊不知道現在怎麼樣了?他叫住了侯中英:“我看是不是與紅二師聯絡一下,看看他們撤了沒有。如果沒有,應該告訴他們趕快趁夜撤離。要不然,天色放亮,想突圍也困難了。”

“這樣也好,這事你去辦吧。我還要到前邊去,看看還有沒有一師的部隊。”候中英說完,帶領一班人馬,消失在夜幕中。黃克誠親自趕赴紅二師指揮所。

大色依舊漆黑一片,槍聲一直未歇。紅二師仍然堅守原地,沒有撤離。

黃克誠疾跑而來,來不及喘息片刻,便向紅二師師長郭炳生建議部隊撤退。

郭炳生曾經是黃克誠的上級,他告訴黃克誠:“我們沒有接到撤退的命令,不能後撤。”

黃克誠向郭炳生曉以利害:“現在我們已經被敵人分割包圍,能夠突圍而出就是勝利,留下來只會是無謂的犧牲。天色快亮了,還不突圍恐怕時間來不及了。”郭炳生堅持等候上級命令。黃克誠無可奈何,也不便再多說什麼,便轉向南門外,尋找侯中英和一師的隊伍。

他還不知道,候中英返回一師駐地,敵人正從一師駐地方向源源而出。

原來,這次深夜突襲,贛州城內守敵挖了三條出擊坑道。其中一條坑道正好挖到了紅一師指揮部背後,城內守敵從坑道中出擊偷襲,與城外援兵構成內外夾擊之勢。正因為如此,紅軍才被打亂分割。

候中英返回尋找失散隊伍,便陷入了敵人重圍之中,眾寡懸殊,候中英被俘殺害。

黃克誠四處尋找侯中英,但不見蹤影。這時,他發現四周都有敵人,有不少紅軍戰士正在亂跑,看來紅軍指揮系統已經失靈了。他意識到自己正處在一種十分危險的境地。

穩住大家,有組織的撤離已經不現實,黃克誠帶領通訊班戰士立即鑽進了臨街的一家店鋪,穿過店堂,直奔後窗。幾個人開啟後窗,跳了出去,一口氣跑出南關外,一直跑到城南的山上,大家才停下來喘了口氣。

收攏了山上一些零散部隊後,黃克誠果斷指揮部隊組織抗擊敵人。

激戰中,中革軍委主席朱德親率警衛營和紅五軍團趕到,掩護攻城部隊撤出了戰鬥。

3月8日,根據中革軍委命令,紅軍從贛州撤圍,移師贛縣江口一帶,進行整訓補充。

歷時三十三大的贛州攻堅戰宣告結束。

贛州一役,紅軍傷亡很大,損失了三千多人。

贛州之役的實踐證明,黃克誠依據戰場情況提出的數次撤圍建議都是正確的。在紅軍遭到突襲,腹背受敵的不利形勢下,黃克誠在積極向上級報告的同時,果斷下令部隊立即撤退突圍,是非常恰當的。故而,部隊雖然沒有接到命令撤退,但黃克誠的作法上級沒有追究。

黃克誠是個勤于思考的人。贛州之役以後,他進行了深刻的反思:攻城之初,我軍在數量上是佔優勢,紅三軍團參戰部隊這一萬餘人。但地形條件對我軍十分不利。贛州城高且固,三面環水,堅城之下屯重兵,曠日持久地攻城,乃兵家之大忌。負責打援的紅四軍把主要力量放在南面,用來對付廣東方面的援敵,沒有料到敵人會從贛州以北吉安遠道馳援。因此,未能在北面堵住援放。待敵人半夜裡從城年打洞出擊,我軍沒有準備,有些措手不及。臨戰於我十分不利的情況之下,又不準部隊撤退突圍,遂導致重大損失。

在江口休整期間,蘇區中央政治局召開了擴大會議,總結了攻打贛州的經驗教訓,研究確定了今後中央紅軍行動方針。

3月17日,紅軍總政治部發出訓令,指出贛州撤圍後,“在江西紅軍應當擴大蘇區,貫通贛江西岸的蘇區,以贛江流域為中心,向北發展創造蘇區,來包圍贛江流域的幾個中心城市贛州、吉安、樟樹,以便利於我們迅速地奪取這些城市,這樣來爭取江西的首先勝利。”

“同時,派一部兵力人閩,開展閩西蘇區,威脅粵軍。各部應籌得充分給養,作長期革命戰爭經費,這樣來籌備向閩發展,來爭取贛州、吉安、撫州。”

第五章 遭劫難勇抗爭 蘇區霜晨月

田村。

陽光普照著一座農家小院。春意漸濃,楊柳吐新芽,布穀聲聲。

紅三軍團召開一次特殊的會議,屋裡擠滿了人,有坐著的,有站著的。

政治部主任袁國平主持會議,中心議題是批判黃克誠。會議指出黃克誠主要有兩點錯誤:反對攻打中心城市,對抗中央路線;主張打“土圍子”、擴大蘇區,反對現行土地政策,是右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