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風等人控制住含江口的敵軍後,將所有西斯利皇家海軍全部繳械,關進了大營,只派了兩百雷騎軍加上三百漢兵輕騎在營地內看守,為了保證事情順利,阿爾斯索性將雷哈格爾留在了這裡。
而其餘人馬則將船開出十里後,棄船上岸,直接順陸路向金陵府潛行而去。
因為雷東風等人的通關文書雖然是從阿里爾的神威軍中挪用的真品,但上邊開出的調動理由和方向卻完全是偽造,只要到了金陵府,那裡的守軍一看目的地,再稍加詢問就會暴露身份。
畢竟這沿路的其他國家計程車兵不得不賣神威軍的面子,但是金陵府本身就有神威軍幾個千人隊以及教廷的紅衣主教駐紮,卻是一眼就能看透真偽。
而且,根據最新得到的情報,金陵府港口防守嚴密,更是閘門常年關閉,加之兩邊山麓夾擊,聯軍已經控制住了制高點,衝上去多少艦船最後的結果都是被擊沉
最主要的是,從午後開始。忽然從上游有大批聯軍的軍艦經過,雖然他們並沒有過來詢問停靠在含江口的雷東風他們,也暫時不知道他們是去做什麼,但看上面士兵殺氣騰騰的模樣,這水路肯定是不能再走了。
所以,雷東風選擇從陸路發起最後的進攻。當然,水路也不是完全放棄,十幾艘打扮成運糧船的戰艦,也混雜這些向下遊而去的聯軍軍艦中,緩緩向金陵府駛去,以做策應。(!
第四卷 天行健 第二百九十三章 鐵血起殤歌(11)
金陵府,在前朝為建業,是江南一地有名的水運中轉兼政治中心。
當年太祖收復江東猛虎孫堅為手下大將,冊封孫堅為世襲的東海侯,並有意封孫家的陸軍軍團猛虎軍為帝國一級軍團(也就是和十大軍團一個級別),但孫堅堅辭不受,只要求統領建業,並懇請孫家永駐江東。
其時,東都鎮海已經在東海之濱開建,為保證這帝國最大的商貿海港之安全,太祖遂讓太史家族下屬的二級軍團黑蛟軍駐守東海,而孫家的猛虎軍團以及驚濤軍團則在建業佈防,並正式將建業更名為金陵府。
其時,諸人皆問太祖:為何名為金陵?
太祖曰:日出東方,耀我江山,此城若在,將如朝陽山嶽,永葆我江山平安。
此後,作為慣例。也是為保證鎮海府通商便利,帝國再未在鎮海駐紮大軍。如此也就形成了作為一省之首府的鎮海府兵力反不如金陵府,而東都鎮海也日益向一個商貿城市接近。這也是當日西方聯軍為何能在擊潰帝國橫波軍和黑蛟軍後,迅速佔領了鎮海的原因。
鎮海無險可守,而金陵卻等於鎮海之後江南行省最穩固的一道防線。
金陵府三面環山,一面臨江,紫金山有若一彎最堅實的臂膀,從金陵府東面開始,將其緊緊環繞在自己的懷抱裡,而長江則如一條玉帶從金陵府前穿過,端是龍盤虎踞,易守難攻之地。
當日,西方聯軍也是依靠在東海海域的海戰中一舉殲滅了帝國江南艦隊的主力,水陸並進,將金陵府四周帝國的有生力量消耗殆盡後,再採取圍困金陵,強行攻城的做法,用十五萬人花費了兩個月時間才攻克三萬漢兵把守的金陵府。
而駐紮在金陵城內的帝國二級軍團猛虎軍團早在聯軍圍困鎮海府初期,就兵發鎮海,全軍盡墨於鎮海府下。
其實當日,若帝國不是死守鎮海,或者說對東倭的反叛有所提防,都不會在易攻難守的鎮海府外白白損失了近十萬大軍。
而駐紮金陵府的帝國二級軍團飛鷹軍,自軍團長曆飛以下,全部殉國。戰前人口達到兩百餘萬的金陵府,如今卻不足三十萬人,其餘人要麼死於敵手。要麼逃亡南部諸省。
千年過後,金陵府作為江南之屏障,淪陷異族敵手,更有那殘暴之軍在境內肆意燒殺,太祖若九泉有知,也不知作何感想?
而今,雷東風率領兩萬人馬,就要奇襲金陵,做那更加石破天驚之舉。
“這半日來金陵府附近兵馬調動如此頻繁?而且看來往軍隊的軍容如此齊整肅殺,當是西方聯軍的精銳,他們卻是為何而出?”雷東風、阿爾斯以及江築英、李若曦等人伏在草叢中,望著山腳下不斷賓士而過的一隊隊西方聯軍,雷東風道。
“中午的時候,紫金山上的烽火臺曾經點燃,按照時間推算,應該是張光遠已經開始攻打鎮海府,這些軍隊當是支援鎮海而去。”江築英道。
“嗯,所有調動計程車兵都是自西向東而去,應該是去支援鎮海府,再等上一會,我們就可以發起攻擊了。”阿爾斯看了一眼如蟻群一般經過的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