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部分(3 / 4)

小說:漢兵 作者:賴賴

帝國紀元月23日,帝國川陝行省府成都。

時間距離川中大豪,帝國駐成都府玄武軍軍團長端木成身死已經過去了兩天。

兩天的時間,對於醉生夢死中的人不過是一瞬,對於不問時事的百姓也不過就是六頓飯、兩場覺,一場忙碌。

但這兩天,二十四個時辰,對於川渝兩路督守劉仁則和雷東風等人來說,卻是血腥、殺戮,緊張的收集證據,收編玄武軍的兩天。

從長街埋伏狙殺端木成,到引軍講武堂,收編端木拓一營藤甲兵,隨後,李邦昊在凌雲的勸說下,倒戈一擊。

將從大營前面營救端木成的一團玄武軍全數吃下,而劉仁則也拿出積攢了十幾年的實力,將端木成在成都府的勢力悉數拔起,並從跑馬場軍營裡順利搜到了端木成與烏戈勾結往來,並由烏戈牽頭,聯絡西方聯軍的證據。

期間,凡敢反抗搜捕和整編的,一率當場格殺。

當然,為了從心理上瓦解端木成潛藏勢力的抵抗決心,督守劉仁則以川渝兩路督守府的名義布公告:端木成身為帝國軍民,卻勾結土豪、外敵,居心不良,殘害百姓,今督守府令國民議會之命,誅殺此獠。為體現帝國仁道之精神,只誅惡,協同不究!凡迷途知返,檢舉協助端木成作惡,皆既往不咎;凡妄圖抵抗,心存僥倖,以同案論處,嚴懲不貸!

在見過了端木成的屍,和端木家年輕一代的代表端木拓,以及青年軍官代表李邦昊投誠的事實後,大部分玄武軍也就宣告投誠了。

畢竟,肯死心塌地追隨端木成去地府的除了那些自知罪大惡極不會被赦免的,就是端木家族內的死黨。

而如端木拓這樣心懷不滿,李邦昊這種鬱郁不得志的人,已經沒有了什麼退路,接受劉仁則的整編也就順理成章了。

至於荊展等人抓住的那個組織的暗線李昌,雷東風在審訊後並沒有殺他,而是讓他繼續呆在成都,按時向組織彙報,當然情報都是刪減的。

李昌也知道自己現在根本不能反抗,否則組織指導自己曾經背叛,只能給自己還在組織控制下的親人帶來橫禍。

在局勢漸漸平穩下來以後,劉仁則依前言。將蒙戰等十八人正式劃給帝國駐大散關的獨立旅,並正式上書吏政司和軍部,任命雷東風為大散關關守兼獨立旅旅長,江築英為獨立旅副旅長。

並提供給了雷東風五名他目前最需要的工匠營的工民。

就在雷東風準備帶領眾人離開成都府,反回大散關的前夜,凌雲卻帶著兩人來到雷東風的駐地。

帝國川陝行省陝西路,潼關東北風陵渡。

黃河之水奔流不息,洶湧的波濤下,暗礁無數。正是這天然的天塹,阻礙了西方聯軍在對岸停滯了足有半個多月的時間。

如今,在殘酷的驅趕對岸帝國民眾製造和收集半個多月的時間後,西方聯軍終於將渡河的船隻集結完畢,準備做第一次試探性進攻。(不要問西方聯軍怎麼不悄悄準備,悄悄下水,那是幾萬人的渡河,而且船隻不事先在岸邊,弄所謂的秘密集結,那種裝載數十人的大船,至少要上千條,先不說怎麼能避過對岸漢兵日夜的監視,就說為了悄無升息而小心翼翼的運送到岸邊,需要耽擱多少時間,浪費多少人力物力?所以,如果有人就這個問題難,對不起,您忒不認真了,刪無赦!)

“李大人,還請你回長安府主持大事,這裡自有我做陣,你切放心。”帝國駐潼關二級軍團奮武軍軍團長司馬南對中南行省督守李長林道,

“司馬將軍何出此言?爾等在前線盡命,我豈能回城獨避安危?今日西人乃侵佔我中南大部後,第一次渡河,我要親眼看道你將他們趕回去!”李長林須在風中微微飄揚,羸弱的身軀挺拔如槍。

“既如此,某親自上陣,為大人,為帝國狀威!”司馬南面色一凜,尊敬的行了個軍禮,大步而去。

“斬不盡的敵酋,流不盡的男兒血,司馬南,你先去,若有難,我自相陪!”李長林心中已然有了幾分必死之志。

第四卷 天行健 第二章 力定出川

帝國紀元999年3月末,雷東風在離開近二十日後,重回大散關。

離開時,二十六人;回來時卻足足七百餘人。

有後期領命而去的荊展和十餘名漢兵,也有從川中陸軍講武堂挑選來的十八名優秀軍官生,更有張策日夜期盼的五名熟練工民和他們的家屬。

還有,川渝兩路督守劉仁則的弟子,川中首富凌吉陽的獨女凌雲,以及玄武軍前軍官李邦昊、端木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