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說曹智在對廬江一事上已有自己的打算,他可不會傻到讓袁術進駐他的廬江,“等平定了吳景,就幫曹智平定孫策!”這話純屬扯淡,袁術能辛苦來幫曹智打仗嗎?可別是打完孫策、吳景,袁術就霸佔著江南、江東不走了,再來和曹智談劃分界限的事。
這種請神容易送神難的事,曹智不會做,曹智手下的謀士更不會允許他做。
本來想抽身回首春的袁術更是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走就意味著放棄劉勳,放棄廬江。袁術在揚州一事上多有用心,投入的也很多,現在讓他撒手不管,顯然已是不可能。但不走吧,身陷與曹智對持的泥潭,對其又很不利。
就拿眼門前的軍糧一事來說,就有點麻煩,袁術後方的糧草有點接濟不上了。十幾萬軍馬,每日的開度不是一個小數目,而且袁術一直把重心籌備他登基做皇帝一事上,沒有很好的打理籌備軍糧一事,以前在南陽他從來就不為這種事煩心,因為南陽富足,加上豫州,他從來就沒為軍糧發過愁。
但去年豫州收成不好,單靠半個九江為他提供的糧草,絕對不夠他那麼龐大的軍隊用度。
也就在這時,天下皆以為已經無主的徐州又朝著袁術的淮陰殺來了一股兵馬。
誰來了?劉備來了。
建安元年的一月間,六十三歲的陶謙未來得及慶賀曹操和呂布在濮陽的大戰,終於撒手人寰,他沒有回到彭城,就病逝在了郯城。
陶謙現在已經是個可有可無的人,他的徐州是任何一路豪強眼中的美味大餐。曹操差不多能攻陷整個徐州,那袁術、袁紹、劉表等都有這個能力,要不是環視徐州的各路豪強都有事在身,無法接替曹操吞下這塊肥肉,陶謙可能連建安元年的元旦都過不上。
但這一番空隙又造就了另一位豪強的誕生和崛起,他就是劉備。歷史上說陶謙死時,要劉備繼任他,掌管徐州,那純屬胡說。陶謙那時還沒糊塗到這種程度,他接納劉備在徐州,主要是為了利用他一起守徐州,對抗曹操,那會那麼大公無私的要把整個徐州讓給他。
陶謙自己畢竟有兩個兒子,兒子再蠢,再不堪大用,那也是他的兒子。陶謙在臨終前覺察到了劉備的野心,於是作出安排,把劉備調往小沛,任東陽長。消弱劉備在他死後對兩個兒子的威脅。
但陶謙死後,徐州政局並沒有像他想象的方向發展,首先是麋竺,麋竺在陶謙病死後,未奉陶謙遺命,準備輔佐陶謙的兩個兒子繼續統治徐州,而是準備迎接在小沛的劉備入主徐州,並輔佐劉備登上徐州牧之位。他的理由很簡單,陶謙的兩個兒子不堪大用,為了徐州百姓,應該選一位明主,來治理徐州。而麋竺心中的明主正是劉備。
陶謙第一步壞在麋竺的大公無私,那麼第二步就壞在用人不當上。下邳
另一位在陶謙死後徐州的重要人物陳登,此時也發揮著誰做徐州之主的重要作用。陳登開始並不主持由劉備繼任徐州牧,他還是傾心擁戴陶謙的後人,繼任徐州。但很快陶謙的兩個兒子的表現令人失望,老父剛死就缺了管束的成天花天酒地,不思進取。
第七百零八章 孫策的痛苦
徐州經過多次大戰,正需好好的休養生息。但陶謙的兩個兒子肯定不是能帶領徐州民眾一起艱苦再創業之人,陳登也很快對陶謙兩個兒子的為人深惡痛絕,報達陶謙之心日益也就淡了,而後也就與麋竺一起支援劉備主事。
得到了政治上的支援,劉備迅即整合陶謙留下的徐州軍隊,並迅速佔據了下邳。劉備沒有入主彭城有兩個原因:一來陶謙的兩個兒子,已經回到彭城,劉備也不好意思回去趕他們走。二來劉備很有長遠的考慮,要想有長足的發展,不能像陶謙那樣蜷縮在徐州中部,一有戰事就往東邊靠海之地退卻,那樣對長遠的發展和未來的擴張不利。劉備要的是逐鹿中原,而所謂的逐鹿中原更靠近下邳國之地,那裡和兗州、豫州都有接壤,北上就是冀州,是真正的中原之地。並且領徐州境內最多的十六縣,人口眾多,又是地處江蘇富饒之地。有腦子的新執政者都會佔據這裡,作為發展在徐州勢力的起步平臺。
而且很快就驗證了劉備決定的正確,劉備接手徐州後沒幾個月,就迎來了一次契機。曹操和呂布在兗州你爭我奪,打得不可開交,曹智在揚州清除不順勢力。另劉備沒想到的是,袁術很快也加入了進去,並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劉備暗喜:“你們這群混蛋也有今天,特別是那個曹智,現正兩面受敵,活該!活該!”
劉備詛咒完曹智,卻腦子清醒的聞到了一直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