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下了基本防守兵力,所以現在長沙只有三千多人馬。
但孫策一點不嫌少,他是要在夾縫中求生存,一下子手上有了八千人馬,已不算少,可以乾點什麼了。
但應該怎麼幹?如何選擇他們在各大豪強紛爭不斷,無暇顧及他們的這個大好時機,擴張他們的地盤,壯大他們的勢力。這是個很重要的問題,也是今天孫策召集此次會議的最終議題。
此時,孫策一說完如何抉擇的問題,橋蕤和汝南人呂範首先站出提議:“既然主公準備反了袁術自立,不如趁此機會率部歸順了袁術的哥哥冀州牧袁紹。”
橋蕤道:“袁紹現和曹操結盟殺敗了袁術,士氣正盛,而且他也是袁家後裔,旗下能人輩出,將來一定會有作為,我們現在實力弱小,跟著袁紹不但可以得到庇護,而且將來的發展空間也大。”
呂範也接著橋蕤的話說:“我也很認同橋將軍的意見,袁紹和曹操對付完袁術,下一步肯定要聯合對付公孫瓚,公孫瓚雖說身處北地,但聽說收颳了大量的錢糧,囤積於治所薊縣,光糧谷就有三百萬斛。主公現在正值事業起步階段,光有兵馬,沒有錢糧是沒用的。我們現階段應該想方設法囤積錢糧,以備將來的發展。主公現在如能率部歸順到袁紹帳下,參與到聯合征伐公孫瓚的戰事當中,我們就有機會分得一杯羹。”
孫策微笑著端著案前的酒杯,聽著橋蕤、呂範的建議頻頻點著頭,待兩人說完,孫策也放下了酒杯,開口道:“兩位說的很好,也頗有道理,但正像橋將軍所言,袁紹帳下兵多將廣,我們這點兵馬拿過去,人家不一定看得上,更別提重用了。公孫瓚是誣陷劉虞與袁紹謀取稱帝,脅迫獻帝使臣段訓斬殺了劉虞及其妻子兒女於薊市,得到了整個幽州,自封幽州牧。公孫瓚現在非但實力未減,反而大增了,並且公孫瓚老當益壯,作戰勇猛,威震邊疆各部數十年。他常年在北地、邊關經營,不是那麼好對付的。袁紹與之相爭,鹿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