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3 / 4)

覺得疼;棘叢抓破了她的衣衫,她沒理會。她喊一聲“我哥――快回喲!眾鄉親就呼喚一聲:”屈死的三閭大夫安息吧!安息吧!“

金色的神魚聽到一片哭聲,不忍讓屈麼姑和百姓過分悲傷,便閃身一躍,將屈原的屍首馱到了太空,留下了屈原的一堆衣寇放在一座魚形山脊上。剎時,鄉親們一齊擁來,有的忙著挖土,有的忙著打石條,有的忙著做紅色的楠木棺槨,有的忙著打吊棺的鐵鏈。沒用多久的時間,便為屈大夫建造了一座高大的農冠塚。

屈麼姑來到衣冠塚前,撫摸著哥哥的衣衫,越哭越傷心。她頓著腳,捶著胸,又悲痛又憤怒地說:“朝廷昏庸,奸臣得勢,把個好端端的楚國弄得山河破碎,民不聊生,害得我哥哥和多少忠臣含冤而死,這……這叫人怎麼活得下去呵!”

哭聲剛停,屈麼始一頭撞在衣冠塚上,“轟”地一聲,頓時昏死過去。鄉親們正慌忙來搶救,卻見屈麼姑的身上忽然紅光四射,藉著一股青雲,騰空而去了。這時,眾鄉親仰望西陵峽的上空,只見屈麼姑的身影在彩霞中一閃,竟化作一隻嘴巴殷紅、羽毛金綠的鳥兒,穿過金色的陽光,飛進了叢林。她還在聲聲呼喚著:

“我哥回!我哥回!……”

從此,每年端午時節,這種鳥兒就在秭歸的崇山峻嶺中四處叫喚,一聲聲,一聲聲,從黎明到黃昏,叫得聲嘶力竭,嘴滿鮮血,還不止聲。老人們說,那殷紅的嘴,是屈麼姑嘔出的心血染紅的,那全綠的羽毛,是故鄉的青山綠水披在她身上:“我哥回”這種鳥兒,是屈麼姑那顆赤誠的心變的。“我哥回”一啼叫,人們都知道屈麼姑又回故鄉看望他的哥哥了!

從此,每年端午節,歸州屈原沱都舉行龍舟競渡,機智的艄公和勇猛的橈手(劃漿的人),都在鼓聲中高喊號子:“我哥──回喲!我哥──回喲!”老人們說,“我哥回”是一種吉祥鳥。聽到它的啼叫,就會大災化小,小災化無;長夜縮短,百病俱消。種田人一聽到它啼叫,就知道是栽秧割麥的緊張時節了,都起在黎明前,收工在黃昏後,抓緊農時,不誤收種;三峽的船伕漁民一聽到它啼叫,大風大浪腳下踩,兇灘惡礁忙躲開,過灘船如飛,打魚網網多;孩子們一聽到它的啼叫,讀書就更加專心致志了。

千百年來,屈鄉人民十分珍愛“我哥回”,不準任何人動它一根羽毛。打獵的青年見了它,自動掉轉槍口;川江的艄公見到它,立即吹哨致敬……。

嘯海 符號 蒐集整理

陳勝的傳說

陳勝,字涉,陽城(今河南登封)人,秦末農民起義領袖。公元前209年(秦二世元年),在被徵調戌地途中,率眾揭竿起義,反對秦王朝的暴政,並於陳縣(今河南淮陽)建立張楚政權。後失敗,被叛徒所殺。

射 鹿 臺

宿縣城南有個土臺子,名叫射鹿臺。為什麼叫射鹿臺呢?有這麼一個傳說。

宿縣南邊。有個地方叫陽城(今河登封縣東南)。離陽城不遠有個小陳莊。這莊東頭有個壯年小夥子,名叫陳勝,既無父母又無哥嫂,只有兄妹倆在家過活。那陣子正是秦二世橫徵暴斂的時候,連年徵糧抓兵,鬧得老百姓沒法過日子,年輕點的差不多十有八九都被抓去當兵了。陳勝在幾次抓兵時雖然僥倖躲過,家

裡日子卻過得非常困苦。兄妹兩個風裡來雨裡去,頭頂露水腳踏霜地辛苦一年,收下的糧食到頭來都被朝廷徵得一乾二淨。

這一年夏天,秦二世為了鎮守邊疆漁陽(今北京這密雲縣西南),派了兩個都尉來陽城抓人。陳勝這次不巧被抓去了。都尉見陳勝身高力大,就叫他當了個臨時的小頭目──屯長。

這次一共抓來九百多人,全到大澤鄉(今安徽宿縣西南)會齊。被抓來的人誰都不願去漁陽,就在路上拖延了幾天。這時正碰上黃梅季節,一連幾天的大雨,把淮北平原變成了一片汪洋,人們藉口雨路難行,待到了蘄縣(今安徽宿縣)更不願走了。

陳勝看到大夥都不願走,就乘機偷偷地對大夥兒說:“天下雨呀!無論如何不能按期趕到了;就是趕到漁陽,按朝廷的律令,誤期也要殺頭的!”九百多人本來就不願意去漁陽,現在聽陳勝這麼一說,大夥兒心都亂了,都尉說話誰也不聽了。都尉見不能按期趕到漁陽,又見大夥兒不聽他的活,整天火冒三丈地亂打人。這樣一來,大夥兒的怨氣更大了。

陳勝見人們都有抗秦的情緒,便私下去找另一個屯長吳廣商議。吳廣是陳勝的表弟,他倆從小就要好,碰到—起,什麼話都能談得來。

陳勝說:“這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