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故事(2 / 3)

小說:醫道通天 作者:明月長劍

當初,國君的病僅在肌表,湯藥和灸法可以治;在血脈,針刺可以治;在腸胃,藥酒尚可治,現在病入骨髓,即便是傳說中掌管生死簿的神也沒法治,我更不敢主動請求醫治了。”

五天後,田午果然感到渾身不舒服,病情很快加重,他想起扁鵲,連忙派人去找,哪知扁鵲已經藉故離去——中醫認為:“病不許治者,病必不治,治之無功矣”。沒幾日,田午便死了。

這個成語故事告訴我們:有了疾病,應該積極治療,若諱疾忌醫,到頭來只會害自己。對待工作,學習中的缺點和錯誤也一樣,應該及時發現,及時糾正。

五、因勢利導

《史記·孫子吳起列傳》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戰國時期,齊國有位名叫孫髕的大將,他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用兵如神。當時,魏國進攻韓國,韓向齊國求援。齊國便派田忌為將軍,孫臏為軍師,領兵攻魏。在戰鬥中,孫臏利用敵人驕傲狂妄、輕視齊軍的心理,向田忌獻策,他說:“善戰者,因其勢而利導之”,建議用逐日減灶的計策,偽裝潰敗逃跑,誘敵深入。田忌採納了他的計謀。驕傲的魏軍果然中計,大搖大擺地尾隨齊軍進入一個叫馬陵的險惡地帶。這時,早已埋伏好的齊兵萬弩齊發,一舉殲滅魏軍。這便是歷史上有名的“馬陵之戰”。

孫臏利用敵人的驕傲心理,誘敵上當,所以取得戰役的勝利。中醫也很強調因勢利導,要求醫生根據患者體質、病位等因素而施治。

早在二千多午前的中醫古籍《內經》裡就有“因其輕而揚之;因其重而減之;因其衰而彰之”、“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等治療法則。這裡的“輕”、“重”、“衰”、“高”、“下”等都是疾病的“勢”,根據各種不同的情況採取相應的治療措施,便是“因勢利導”的體現。病在上部較輕淺的,宜輕揚宣散,清代醫家吳鞠通常選用質地較輕、氣味較薄的藥,即“治上焦如羽,非輕不舉”的治法。古人還根據“其高者,因而越之”的法則,創立吐法,主張服鹽湯或用鵝毛刺激喉管引起嘔吐,使病邪從上而出。再如,夏秋時令,誤食**不潔之物,腹瀉腹痛,醫生亦常因勢利導,讓病人繼續瀉下穢臭之物,腹痛、腹瀉亦漸好轉,若此時止瀉,逆其病勢,反而有可能加重病情。

孫臏講的雖然是兵法,但與中醫治病原理相通。難怪清代名醫徐靈胎說:“用藥如用兵”。他甚至還說:“孫武子十三篇,治病之法盡之矣”,認為中醫的治療思想貫穿在《孫子兵法》中。這話頗有幾分道理。

六、因地制宜

因地制宜,是指根據不同地域的具體情況,制訂與之相應的措施。這個成語出自《吳越春秋·闔閭內傳》:春秋末年,伍子胥逃到吳國,吳王很器重他。一次,吳王徵詢伍子胥有什麼辦法能使吳國強盛起來,伍子胥說:“要想使國家富強,應當由近及遠,按計劃分步驟做。首先要修好城市的防禦工事,把城牆築得既高又堅實;其次應加強戰備,充實武庫,同時還要發展農業。充實糧倉,以備戰時之需”。吳王聽了高興地說:“你說得很對!修築城防,充實武庫,發展農業,都應因地制宜,不利用自然條件是辦不好的。”

這種“因地制宜”的措施果然使吳國很快強盛起來。無獨有偶,十八世紀,法國的啟蒙思想家孟德斯鳩也提出一項因地制宜、治理國家的政策,即“地理環境決定論”。他認為:土地膏腴,出產豐富,使人因生活富裕而柔弱怠惰,貪生怕死,這些地區的國家常是“單人統治的政體”;土地貧瘠和崎嶇難行的多山國家,人民勤奮耐勞,生活儉樸,勇敢善戰,他們不易被征服,常是“數人統治的政體”。他建議立法者考慮不同的地型環境、氣候因素來制定恰當的法律。

中醫強調因地制宜治療疾病。因為不同的地區所引起的疾病各不相同。在西北高原地區,氣候寒冷,乾燥少雨,當地人們依山陵而居,常處在寒風凜冽之中,多吃牛羊乳汁和動物骨肉,故體格健壯,不易感受外邪,其病多內傷;而東南地區。草原沼澤較多。地勢低窪。溫熱多雨,人們的面板色黑,腠理疏鬆,多易致癰瘍,或易致外感。因此,治療時就應該根據地域不同,區別用藥。如同為外感風寒,則西北嚴寒地區,用辛溫發散藥較重;而東南地區,用辛溫發散藥較輕,這就是因地制宜原則在中醫學上的具體應用。

《內經》專設《異法方宜論》一篇,討論不同地域的人們易患的病種,以及病變和治法特點等。可見,古代中醫學家十分重視因地制宜治療疾病。

七、防微杜漸

《後漢書·丁鴻列傳》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