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
更讓尼米茲震撼的是唐帝國海軍艦隊指揮官在反擊時的堅決與果斷。特別是第三輪轟炸,這多多少少有點多餘,可對方沒有給美軍一點點機會。另外,對手竟然有膽色偷襲設防嚴密的瓦胡島,這本身就足以說明其指揮官的魄力了。尼米茲心裡很清楚瓦胡島與中途島的差別,就算給了斯普魯恩斯一支足夠強大的艦隊,也許斯普魯恩斯都不敢去偷襲如同瓦胡島這樣嚴密設防的島嶼吧。
震撼歸震撼,在遭到轟炸之後,尼米茲是閒不下來的,太多的事情等著他去處理了。尼米茲沒有給斯普魯恩斯下達死命令,他很清楚,珍珠港遭到轟炸肯定會如同一支強心針,對斯普魯恩斯,乃至第五艦隊的所有官兵產生巨大的影響。斯普魯恩斯是一個很有分寸,很謹小慎微的指揮官,他不會盲目的冒險,也不會做出錯誤的決策,至於第五艦隊該怎麼與唐帝國海軍的主力艦隊過招,這就是斯普魯恩斯的事情了。
搶救傷員,修復受損的艦船,搶修港口基礎設施,重新調整瓦胡島的航空兵部署,安排即將到達的船隊前往希洛港,這些都需要尼米茲來處理。實際上,大部分都是由尼米茲下達命令,具體的事務是由戰區司令部的參謀軍官在負責的。對尼米茲來說,當時他最重要的工作是怎麼向海軍部,以及白宮解釋所遭到的突然打擊。
正因為有這麼多的煩瑣事務,以及重大事務需要尼米茲去處理,他忽略了一個極為重要的問題,即唐帝國海軍為什麼要偷襲瓦胡島,為什麼要急於摧毀珍珠港?從總體戰局來看,只要唐帝國海軍打下了考愛島,瓦胡島唾手可得,到時候部署在考愛島上的戰術轟炸機都能夠輕易的摧毀珍珠港了,如果是為了進攻美國本土,瓦解美軍防線的話,那也不急於一時吧。而這次轟炸的重點不是美軍囤積在瓦胡島上的物資,而是珍珠港的基礎設施,顯然,這也與當前的戰場局面不符。
可以說,這是一個極為重要的問題,尼米茲沒有考慮到,可斯普魯恩斯絕不會忽略這麼重要的問題!
第二十卷 逐鹿大洋 第四十三節 左右為難
戰爭中,軍隊在戰場上採取的任何行動都有一個最高目的,那就是最終戰勝敵人。因為這個最高目的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戰爭往往會分成不同的階段進行,每一個階段都有一個次要的目的,比如說奪取某個重要的戰場上的勝利。也同樣因為這種次要目的也往往難以一次性的達到,因此每個戰場上的戰鬥會分成很多次戰役進行,每一次戰役都有一個戰役目的。
只有當軍隊朝著這些目的前進的時候,才能夠獲得戰爭的勝利。因此,在戰鬥中,戰術上的目的往往都是次要的,最重要的是戰略目的,為達到戰略目的而適當的犧牲戰術利益是可取的。其次就是戰役目的,可以說,任何戰術行動都是在為戰役目的而努力,只有透過不斷的實現戰役目的,才能夠積小勝為大勝,最終取得戰略上的勝利。
這是最為簡單的軍事原則,也是各國軍事家透過對人類數千年曆史中成千上萬的戰爭總結出來的一條戰爭原則。大戰期間,任何一名軍事家,優秀的將領,參謀都很清楚這條原則指導著戰爭的發展,任何違背了該原則的行動都是有害而無益的,而只有服從這一原則,並且遵從這一原則來指揮軍隊,才能夠獲得最後的勝利。斯普魯恩斯也不例外,從始至終,他都在遵循著這一原則,並且以此指導軍隊的作戰行動。
在收到了珍珠港遭到轟炸的訊息之後,斯普魯恩斯首先考慮到的不是珍珠港的損失有多大,第五艦隊能否返回珍珠港,也不是該怎麼去反擊唐帝國海軍的主力艦隊,力挽狂瀾。他首先考慮到的正是唐帝國的主力艦隊為什麼要突然轟炸珍珠港,偷襲瓦胡島。
尼米茲所沒有考慮到的問題,斯普魯恩斯第一個就考慮到了,而且他的考慮是由上至下地,即先考慮轟炸珍珠港的戰略意義。其次是戰役意圖,最終才是戰術上的勝利有何意義。
從戰略上講,如果唐帝國海軍在美國參戰初期就偷襲珍珠港的話,那就有著極為重大的戰略價值。當時美軍的太平洋艦隊幾乎都集中在珍珠港,就算偷襲無法一舉摧毀整個太平洋艦隊,也能夠使美軍陷入被動局面,並且一直處於戰略防守態勢。這樣一來,唐帝國海軍至少能夠使戰爭程序加快一年以上。從而不用在馬里亞納群島,以及西南太平洋上與美軍血戰兩年多了。相反,打到這個時候,偷襲珍珠港的戰略意義已經不明顯了。相反,如果此時唐帝國海軍的主力艦隊偷襲了舊金山等美國西海岸地主要城市的話,其戰略意義還遠大於偷襲珍珠港。
戰役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