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是幾里地,反正是城樓上機槍的射程之外。
這年8月,日本天皇宣佈無條件投降,中日戰爭終於結束了。這個飽受八年戰爭之苫的國家沸騰起來,老百姓們敲鑼打鼓,載歌載舞,他們熱淚縱橫,歡呼雀躍。這個飽受苦難的民族在一百多年中和外國入侵者進行過數次戰爭,均以失敗告終。這一次,終於成為勝利者,沒有什麼事能比和平的到來更使人興奮的了,每個人心中都充滿希望。那位領導八年抗戰的蔣委員長的威望簡直達到空前的高度,一時成為萬眾矚目的民族英雄。只有政治家和職業軍人們最為冷靜,他們冷冷地注視著這歡騰的海洋,在歡樂的洋麵下,兩股巨大的潛流在相互逼進,馬上就要驟然相撞,激起驚天動地的巨浪。他們絕不相信和平,在這個世界上,政治家只相信權力,而軍人們最相信的,莫過於手中的武器。
9月,晉西北八路軍李雲龍部的一個營遭到國民黨軍楚雲飛部的突然襲擊,在突破八路軍的外圍陣地時,遭到守軍的突然反擊,從營長到伙伕無一例外地端起雪亮的刺刀和敵軍展開白刃戰,雙方傷亡慘重。天亮,八路軍增援部隊趕到。國民黨軍撤退。後經聯絡,雙方均聲稱誤會。十幾天後,楚雲飛部一個營正接受一支偽軍部隊的投降時,遭到八路軍李雲龍部的包圍,偽軍和國民黨軍一起被繳了械。偽軍部隊倒沒說什麼,反正是投降,被誰繳械都一樣。那一個營的國民黨軍弟兄卻很憤怒,怎麼把我們也當成偽軍啦。
八路軍李雲龍部似乎過了好幾天才弄清楚,敢情是誤會了。李雲龍很不好意思,致信楚雲飛連連道歉,聲稱當時是喝酒喝過了量,一時認錯了人,實在不好意思,並一再表示要將繳去的武器完壁歸趙。楚雲飛等了一個月沒見動靜,派人前去交涉,李雲龍客氣地回覆:正在統計中,請耐心等幾天。又是一個月後,楚雲飛再次催促,八路軍方面再回復:統計得差不多了,再等幾天。幾個反覆之後,事情還沒解決,國民黨軍方面提出建議,由雙方長官會晤面談。八路軍方面回答:可以,請楚長官去八路軍駐地面談,李雲龍長官特設便宴招待。不提吃飯還好點,一提吃飯楚雲飛自然想起那次鴻門宴。不由頓生疑竇,生怕李雲龍如法炮製,便找個理由推託了。李雲龍得了理,便聲稱此事只和楚雲飛談,別人不夠資格。
李雲龍認為自己是個說話算話的人,他很在乎名聲,在給楚雲飛最後一封信中,他表示:打仗歸打仗,兄弟還是兄弟,李某說話算數,那批裝備請老兄派一個連過來搬就是。那個副師長的位子也務必給兄弟我留著,等仗打完了再去上任。楚雲飛閱後把信扯了,心說我他媽有病是怎麼著?把好好一個連往狼嘴裡送?李雲龍這小子,是個佔便宜沒夠,吃了虧難受的主兒,關於楚雲飛和李雲龍的交往,趙剛是這麼評價的:君子碰上小人了,當君子的就別想佔便宜。
第十一章
1948年11月的一個清晨,徐州。這個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的城市。兩幹多年來,以見諸於文字的158次血戰而彪炳史冊。
僅僅在十年前,這個城市的周邊地區,就爆發了一場驚天動地的大血戰,中日兩國的正規軍在此投入的總兵力為數十萬人,戰鬥之激烈,傷亡之慘重,是前所未有的,日本陸軍的驕傲——坂垣師團,在此遭到重創,上萬的日本士兵的屍骨被埋葬在這裡,而中國士兵的陣亡人數則是日本人的數倍。臺兒莊之戰,給中日兩國軍人留下難以磨滅的印象。
十年後的今天,這裡又爆發了一場大戰,這場大戰,不是兩個國家之間的戰爭,而是同一個國家同一個民族的兩個政黨之間的戰爭。這次大戰的規模,超過了以往任何時候,國共雙方投入的總兵力達到140萬人,以往的戰爭比起此時此地發生的大戰,實在是不足道哉。
關於這場大戰,國共雙方的叫法不同,國民黨的歷史教科書上稱為徐蚌會戰。而共產黨的歷史教科書上則稱為淮海戰役。在這場決定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命運走向的大決戰中,國民黨軍投入兵力為80萬人,解放軍投入兵力為60萬人。結局是,60萬消滅了80萬。大戰剛剛結束,當時世界第二號軍事強國——蘇聯的伏龍芝軍事學院高階指揮系的將軍學員們便把它列入了經典戰例,作為一個重大課題來研究。
多少年過去了,各國軍事學院的戰史教材上,都把這次大戰稱為經典戰例。一代代不同國籍、不同膚色、不同政治信仰的職業軍人們對這個戰例都不陌生,使人感到濃厚興趣的,是它的過程。兵力和裝備都處於劣勢的60萬人是如何打敗兵力和裝備都處於優勢的80萬人的。數十架美製B-25轟炸機編隊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