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一)曾說過的:對於矛盾衝突的理解,有助於建設一個更加和平美好的社會。本書透過大量的例子要說明的,正是透過博弈論的視角如何觀察世界、思考生活。是的,博弈論可以幫助我們從個人行為更好地理解社會的秩序,理解人與人之間的矛盾和衝突,有助於人們更理性地融入社會。我也想告訴讀者,博弈論不是陰謀詭計,不是厚黑學。所以,我希望購買本書的讀者,是為著追求閱讀的享受、追求生活的愉快、追求頭腦的智慧而來的;如果有人是為了參悟權謀局道而購買本書,我只好對這些讀者表示抱歉:對不起,本書可能令你失望了。
【更新慢或者章節錯誤,點選舉報(請詳細說明)】
'2'獻給女兒多多(2)
本書—《無知的博弈:有限資訊下的生存智慧》標題中的“無知”,本意固然是指缺乏資訊或面臨有限資訊約束的無知狀態,但也未嘗不想表達如下意思:在“博弈”一詞被大量濫用的當代,許多大談博弈的人並沒有真正理解博弈論;他們或許精通博弈之“術”,卻對博弈之“道”知之甚少。本書的核心內容可以概括在“機遇、訊號、真相”這三個詞中。其中“真相”一詞,大概也有另外一層意義:許多看似簡單的現象,其背後可能都另有真相。特別是,我們從歷史和現實中見到的許多看似不合理的現象,一旦考慮有限資訊和策略行為,它們可能恰恰是非常合理的。所以“真相”在本書也代表著對世事的洞察。
在本書之後,我還有寫作計劃嗎?肯定的,至少我還得把涉及隱蔽行動的有限資訊博弈那一部分寫完,才算對讀者有一個比較完整的交代。另外,博弈論在最近20年發展和應用也很迅速,演化博弈、行為博弈,這些都很值得向普通的讀者介紹;用博弈論解讀歷史和社會,未嘗不是一個好的寫作議題。但是,對於後續的書,讀者可能需要耐心等待。其中的原因主要有兩個:其一,經過這兩本書的經驗,我發現不能事先承諾寫什麼內容,更不能承諾完成的時間,因為一下筆,不知不覺就是厚厚一本,那些議題不知道要寫到何時才完。那麼,就讓我在以後的歲月中,慢慢地來奉獻給大家吧。既然寫書對我來說是一件很快樂的事,請讀者允許我把這個快樂能夠保持得更長一些。其二,作為一個躋身學術界的年輕人,我的確需在提高自身學術素養方面配置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也就是說,我只能把創作通俗讀物當做一種業餘愛好。所以,後續的普及性讀物只能一點一點地抽取餘暇時間來完成。
任何一本書的背後,都可以列出一串長長的需要致謝的名單。一個人一生中也會有很多人值得感謝。我首先要感謝小湯,沒有她我就不會有念頭寫一本博弈論的通俗讀物,也就不會有蒙讀者厚愛的《身邊的博弈》。女兒多多的來臨,使本書的完成時間往後推移了不少,因為對我來說,她最為重要。
我感謝蒲勇健教授,他在我攻讀碩士和博士的五載歲月中給我很多精神關懷和物質支援;師恩重於泰山!感謝韋森教授,他對《身邊的博弈》的評論讓我感覺到創作科普讀物的社會價值。按照博弈論大師魯賓斯坦(A。 Rubinstein)的看法,如果說經濟學有作用的話,那可能就在於經濟學理論與寓言故事一樣,都是在影響文化。寫作通俗的普及讀物,顯然是經濟學者影響文化的另一種方式。感謝聶輝華博士,他是一位志向遠大、心憂天下的青年才俊,他在評論《身邊的博弈》時有一段話值得讀者謹記:“學習博弈論的目的是什麼?如果是學會如何運用博弈論進行個人決策,那麼我認為這只是博弈論的‘術’而非‘道’。博弈之道,在於讓人們學會在一個互動的社會里如何尊重他人,如何影響他人,如何遵守遊戲規則,如何做一個理性的現代公民。”
我也要感謝機械工業出版社辛勤而負責的編輯,因為他們的努力而使本書增色不少。感謝我的學生羅子俊,他在赴美留學前夕的緊張日子裡通讀了本書的手稿,仔細校訂了錯漏和筆誤。不過,任何一本經過精心校對的書,倘若讀者仔細閱讀,一定都還能找出幾處錯誤來。本書也不例外。所以我把繼續找出隱藏至深的錯誤這一艱鉅任務就留給讀者了,若你們發現錯誤,歡迎寫信到我的郵箱(d_zq@163。)告訴我。
最後,我也衷心感謝這一路走來給我關心和支援的師長、同行、朋友和各位讀者朋友。需要感謝的人太多,難以盡列,但我在心底衷心地祝福他們幸福安康。而我在前行的道路上,對他們永懷感恩之心。
董志強
2008年9月24日
【更新慢或者章節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