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年來的最快增速,在“後次貸危機”時代,美聯儲將在經濟增長和通貨膨脹之間重新權衡。
(2)歐洲:強硬貨幣政策抑制通脹。近期,伴隨能源價格的飆升,歐元區的通脹水平再次接近歐洲央行規定的上限,也引發了市場對歐洲央行再次加息的猜測,進而在匯市推升歐元兌主要貨幣上漲。英國面臨滯脹的風險,英格蘭銀行5月份的會議記錄顯示,貨幣政策委員會以8∶1的絕對優勢否定了下一次減息,表明央行在經濟增長和應對通脹的博弈中,將天平向後者傾斜。
(3)亞洲(除日本外):本幣升值對抗通脹。鑑於亞洲新興經濟體的經濟增長模式和金融市場體系,為了保持經濟的高速發展和金融市場穩定,除日本之外,亞洲各主要經濟體傾向於允許本幣升值而不是加息來應對日益嚴重的通脹。預期人民幣後市將延續前期小幅、穩步升值的策略。
(4)通脹格局下的匯市預測。當前的外匯市場,通脹水平成為決定匯市走勢的焦點。作為應對通脹的天然工具,高息貨幣受到追捧。具體到各幣種,美元具有投資價值,但受黃金價格和石油價格影響,長線走升機率不高,維持中立看法;歐元因利差優勢,短線將繼續受到追捧,衝擊前期高位,但預期長期走勢走弱;英鎊方面,經濟的滯脹部分抵消了其利差優勢,但短期仍有上漲空間。
資料來源:《華夏時報》2008年5月24日
第四節 央行之手伸多長:各國中央銀行的(1)
干預及國際協調目前主要的發達國家都實行了浮動匯率制度,但是這種浮動匯率制度並不是一種完全由市場來決定匯率的制度,各國管理當局出於宏觀經濟目標和抑制匯率異常波動的考慮,也可能採取某些干預措施。如中央銀行為了實現宏觀經濟目標,可以透過貨幣政策對外匯市場進行間接干預,這種干預將會影響匯率的中長期變動;為了抑制匯率異常劇烈波動,可以透過買賣外匯對外匯市場進行直接干預,這種干預對平抑匯率波動有立竿見影的效果。以下將重點介紹一下中央銀行對外匯市場直接干預的情況。
一、中央銀行干預外匯市場的手段
中央銀行對外匯市場的干預手段多種多樣,可以分為不改變現有貨幣政策的干預和改變現有貨幣政策的干預。所謂不改變現有貨幣政策的干預是指中央銀行認為外匯價格的劇烈波動或偏離均衡價格是一種短期現象,希望不改變現有貨幣供應量的條件下,改變現有外匯價格,如發表宣告、查詢匯率等。改變現有貨幣政策的干預,如外匯市場直接介入干預、調節利率水平等。綜觀各國中央銀行的情況,從作用程度由淺到深依次介紹以下4類干預手段。
(一)透過影響市場預期的某些訊號來達到干預的效果
中央銀行或財政部的官員透過媒體發表公開宣告或對市場變動的看法,影響人們的主觀判斷和操作,引導人們按照它們希望的方向買賣外匯或平抑市場上的不穩定因素。中央銀行還可以透過向銀行或外匯經紀行查詢匯率,向市場傳達一種訊號:中央銀行對目前的匯率水平很不滿意,央行的貨幣政策可能調整(預期中的匯率當然也會隨之變化)。一般來說,外匯市場會在初次接受這些訊號後作出某種反應。例如,2008年6月2日,美聯儲在國會作證時認為,正是由於美元貶值,才導致國內如此高的通貨膨脹,伯南克也藉此表達了希望美元重新走強的願望。訊息一經披露,該日英鎊/美元匯率一路下跌,從1英鎊兌1�9740美元,跌至1�9647美元。在圖3�2中向下箭頭標示處,就是發生日的K線形態。當然,如果中央銀行經常採取這些措施,可能會導致市場對“訊號”的反應不敏感。
圖3�2美聯儲官員的公開言論成為匯市的風向標(二)直接介入外匯市場買賣外匯
在以上方式不能奏效的情況下,中央銀行會透過大銀行、外匯經紀行直接入市,買入弱勢貨幣,賣出強勢貨幣。透過這種買賣行為,影響市場的外匯供求平衡,從而扭轉外匯市場的波動方向。更為重要的是,中央銀行的行為扭轉了市場的信心,為弱勢貨幣提供了有力支援。與普通的外匯市場投資者不同,中央銀行入市買賣時帶有突發性和瞬間金額龐大等特點。這種干預方式非常有效,中央銀行一般在本國貨幣匯率長期偏離均衡匯率時才願採取這種措施,因為此舉將以改變某些既定的貨幣政策為代價。背景資料3�3紐西蘭央行情急之下直接介入匯市
2007年6月11日,紐西蘭中央銀行拋售大量新元,迫使高企的新元匯率從1新元兌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