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啟的變革尚待時日。
而遠離京都,遙遠的南蠻之地,卻悄然發生了歷史性的鉅變。
這片位於長江以南的遼闊之地,長久以來都被視為邊陲的蠻荒之地。
崇山峻嶺,江河縱橫。
常年雲霧繚繞,野獸出沒,民風原始粗獷。
可如今在進入南蠻地域的各關隘處,每日裡多了許多拖家帶口而來的百姓、商隊。
官員們手持軟筆,一絲不苟地登記著百姓的原籍、家族、技藝等情況。
然後根據百姓的意願,為他們安排落戶之地。
這些百姓,有的是來自鄰縣、鄰省的流民和貧民,甚至還有來自閩州、贛州等地的遠道而來之人。
去年的一場旱災,讓無數平民家園盡毀,流離失所。
朝廷雖撥下糧食,但經過層層盤剝,到了他們手中已所剩無幾,根本無法養活家人。
而各地的官員卻隱瞞實情,將流民驅逐出境。
這些流民有的落草為寇,有的四處逃荒,遠離故土,只為尋找一線生機。
然而,不知何時起,一個訊息在流民中悄然傳開——
南蠻之地,廣納流民。
無論是否有路引和原籍,只要人至,便可落戶,分得土地和山林。
起初,人們對此半信半疑。
但第一批冒險前往的流民去後,所見所聞令人震驚。
印象中的南蠻之地——
窮,遠,亂!
而他們親眼見到的卻是——
田野稻香四溢、河流舟船往來、村莊炊煙裊裊、市集人聲鼎沸的繁榮景象。
街道寬敞平坦,滿街的繁華令人目不暇接。
更有滿山的雞羊、成片的鹽廠……
落戶便有房屋和土地分配。
家中有男丁的,身體強健者還可加入與官府合作的尋龍軍,每日操練,領取薪俸和伙食。
然後,這些流民們瘋狂了!
他們四處向親朋好友送信,信中傳達著同一個主題——
快來,快來,南蠻真是個安身立命的好地方!
如此大規模的流民遷移,自然引起了附近各州府的關注。
但南蠻土知縣“交友”有方,哐哐真金白銀砸下去,臨近周縣的知州們,便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於是,南蠻之地日益繁榮,每日前來落戶的流民絡繹不絕。
與百姓們的遷徙動機截然不同,商隊們的行商之路完全是受利益驅使。
如今南蠻打通了一條直通北疆互市的商路,合作者紛至沓來。
南蠻之地,南邊瀕臨大海。
原本這裡的漁民只能依賴大自然的恩賜,勉強維持溫飽。
但自從去年開始,在土知縣楊福楊大人的引領下,尋龍軍駐守此地,並著手建立了鹽廠。
這座鹽廠規模宏大,鹽田連綿數里,彷彿一片銀色的海洋。
每當退潮之際,南蠻的鹽工們便忙碌起來。
他們將海水引入鹽田,經過日光的炙烤和海風的吹拂,海水中的鹽分逐漸析出,形成一層潔白如雪的海鹽。
每當鹽廠開爐曬鹽之時,南蠻的百姓便紛紛前來購買。
他們或挑著擔子,或推著獨輪車,絡繹不絕地穿梭在鹽廠與市集之間。
而更多的人則是將鹽運往趙氏鹽行和江氏鹽行,透過賺取差價來謀取生計。
而外地商隊則只能從這兩家鹽行購買海鹽,進而透過黑市遠銷各地,獲取豐厚的利潤。
而趙江兩家鹽行,則直接將精鹽運往北境互市交易。
秋高氣爽。
一隊大約二十人的商隊在南蠻裝滿了滿車的海鹽,準備運往各個州府。
山間小路崎嶇不平,騾子載著貨物緩慢前行。
突然,密林中風吹影動,尖銳的鳥鳴聲驟然響起。
群鳥驚惶失措,撲稜著翅膀紛紛從林中逃離,彷彿被一股無形的力量所驅趕。
緊接著,密林中躍出了一群手持刀劍的人影。
這群人大約有三十來個。
他們身穿南蠻少數民族的衣物,面容兇狠,氣勢洶洶地朝運鹽的隊伍逼近。
“打……打劫!”
為首的山賊大聲喊道。
運鹽的商人們面上一愣,臉上沒有絲毫驚慌。
其中一人甚至還上前,滿臉興奮地問道:“你們是山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