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就能引導他們的想法。這裡面有一個重要的標準,就是迎合他們的背景。
“你要想想,什麼是他們最願意看到的。
“報道一個富二代出身豪門、品學兼優、宅心仁厚,事業成功還特有社會責任感,誰願意看?
“他們仇富仇權,想看的是權貴欺壓底層,底層反抗權貴;是各種二代腐敗墮落自食其果,是有錢人從天堂跌落;是看似簡單的事件背後存在陰謀……
“太乏味,你要給他們刺激。
“自媒體時代,傳統媒體的話語權早就消失殆盡,想要獲得關注,就得迎合受眾心理。一旦你能引導輿論,對與錯還不都是掌握話語權的人說了算?
“你們看我被人告了那麼多回,我有怕過嗎?”
影片裡陶文友那一張臉看上去還有幾分周正,用油頭粉面來形容也算合適,只是神情之中的囂張和嘲諷太過生動,以至於讓人看了心底生寒。
接下來便是一堆的起訴記錄。
這裡面除了名譽侵權與誹謗之外,甚至還包括職場性騷擾,只不過後來雙方和解,原告撤銷了訴訟。
然後便是“滬上直言”這個微博正在和某個營銷公司洽談吸引資金,而眾所周知,現在營銷號的商業價值全與閱讀量掛鉤。
滬上直言如今為什麼要攪動這一場輿論風波?
自由心證。
文章的末尾,只用了一個意味深長的比喻:有的人渾身長滿了流膿的瘡,於是給自己穿上厚厚的衣裳,以至於看見別人穿著厚衣裳,他都要懷疑別人也與他一樣長滿流膿的爛瘡。
整篇文不見得有太過高明的文字,但簡潔明瞭不存在任何閱讀門檻,基本上只要是個認識字的都能讀懂它的意思,行文之間那一股冷酷的辛辣與諷刺更寫得入木三分。
即便文章很長,也能讓人自然地閱讀下去。
更不用說中間邏輯清晰,有關於滬上直言這些年來操縱過的輿論更是用作圖的方式列出了一條時間線,讓人看了一目瞭然,完全具備被人廣泛傳播的優勢!
經歷昨晚混戰才稍稍平息了一點的網路,立刻就因為這一篇扒皮文炸開了。
這一場輿論風波里,誰不知道滬上直言?
但這個微博賬號在尋常人眼中一向都是“理智的正義新聞人”的形象,現在事實卻與表象完全相反。
別的不說,那一段影片被別的營銷號單獨儲存下來發布,輕而易舉就引起了上萬的轉發。
滬上直言的評論區更是翻車現場。
路人極盡嘲諷之能事,老粉絲們也完全不敢相信自己竟然粉了這麼一個博主。
“老滬你出來解釋一下吧。”
“是啊,我們也不聽信一面之詞,出來解釋一下吧。”
“他敢解釋個屁,垃圾。”
“這微博賬號居然值幾百萬,真的假的?”
“搞了半天是要利用輿論給自己漲閱讀量,營銷號圈子簡直惡臭,真是看錯你了,取關。”
“分享經驗的那個影片可以說是很諷刺了。”
“這文章罵得真是內涵,哈哈哈,‘廉價作家’這個署名有點意思啊。所以說,別作惡,作惡總有一天會被人爆出來。”
“滿身流膿爛瘡的人渣啊!”
“早他媽看你不順眼了,帶節奏帶到飛起,真以為別人看不出來嗎?”
“吃人血饅頭的典範!”
“一想到趙教授居然差點被這種無良記者逼到自殺,我心裡就好難受……”
“大家別忘了,這個滬上直言只是眾多帶節奏賬號裡的一個罷了。貼一個吃人血饅頭的大v名單,一天不道歉我就掛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