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入初中以後,身邊的同學們好像同時對聖誕節產生了興趣。明明小學的時候, 舒宜記得大家從來不過聖誕節的。
當然也可能和小學還是初中沒什麼關係, 只是大家一年比一年更愛過聖誕節了。如今人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 商家想盡辦法從顧客的口袋裡掏錢, 節日當然是最好的辦法之一, 所以商家帶頭開始炒熱聖誕節的氣氛, 大家也願意跟著一起湊熱鬧,所以這個洋節就一年比一年更有存在感了。
才剛進入十二月, 距離聖誕節還有大半個月,聖誕節已經成為了同學之間討論最多的話題。
舒宜聽到班裡有女生說道, “我聽說,平安夜晚上12點, 也就是平安夜和聖誕節交接的時刻,關掉所有的燈,點燃一支蠟燭,對著鏡子削蘋果, 如果蘋果皮能夠從頭到尾都不斷, 就可以對著鏡子許一個願望, 那個願望一定會實現。”
舒宜:……
這是什麼民間傳說?感覺其中的元素也太多了吧!不知道是從多少個的傳說裡面拼湊出來的?
而且按照這個說法營造出來的氛圍……舒宜總覺得下一刻鏡子裡要爬出女鬼了……
儘管大家都不相信這種午夜奇談風格的故事, 但所有人都認可平安夜和紅蘋果之間的緊密聯絡,不少學生都想買蘋果和聖誕節主題的賀卡,都去一中的小超市裡找了,但全都空手而歸。
一中的小超市裡不賣這些。
其實一中的小超市比舒宜小學鐵二小的小賣鋪佔地面積大多了,寬敞多了也整齊多了, 裡面一排一排的貨架放著,將各種食品和文具分門別類地放好,弄成了超市的模式。
門口放著小提籃,學生們在貨架上自己拿東西,然後再到門口的收銀臺結賬。舒宜每次去校園超市買東西,都見到兩收銀員同時忙碌,但買東西學生們依舊會在後面排起隊。可能也是因為舒宜每次去校園超市都在大課間或者午休時間的緣故,這兩個時間段肯定是最高峰了。
舒宜一直不知道校園超市的老闆是誰,或許是輪班的收銀員中之一?或許從來沒露過面?
舒宜一開始覺得,一中校園超市的老闆太“不求上進”了,學生們明顯需要的東西——比如說軍訓時期的防曬霜,天氣轉冷後的帽子和手套——校園超市裡一樣也沒有,現在學生們都想買蘋果和聖誕主題的賀卡,小超市裡也不見這些東西的蹤影。
和鐵二小的小賣鋪老闆娘比起來,簡直差太遠了!
舒宜可是見識過鐵二小的小賣鋪老闆娘,是如何在還珠格格播出後立馬賣香妃帽,在國慶大閱兵之後立馬賣迷彩帽,小孩子們有的需求全都滿足,小孩子們沒有的需求也想辦法刺激出來的本事……
但是後來,舒宜突然反應過來,一中的校園超市裡除了食物和文具,其他什麼都不賣,未必是老闆不想賣,很有可能是學校領導不允許。
如果是這樣的話,舒宜覺得就全都能說得通了!
校園超市只允許賣食物和文具,什麼髮卡、手套、賀卡都不許賣……這樣的風格簡直太“一中”了!
一中就是恨不得學生們不打扮不娛樂不做一切“分心”的事情,把所有的精力都花在學習上。
可惜校領導的心願是美好的,但也是不可能實現的。就算一中的學生在入學的時候都是最優秀的學霸,但學霸的生活中也不可能只有學習,而且一個班的學霸聚集在一起,也必然會產生相對的學渣……
校園超市裡買不到蘋果和賀卡,同學們就都去學校附近的精品店買,舒宜陪著唐詩詩去了一家精品店,震驚地發現店裡用漂亮小盒子包裝好的蘋果要賣6元一個!
六塊錢一個蘋果,這絕對是天價了!
唐詩詩竟然還要買!
儘管舒宜知道唐詩詩是一個超級白富美,但她還是下意識地阻止了唐詩詩一下,“六塊錢都能買一麻袋蘋果了!”
舒宜媽媽前不久剛花十塊錢批發了一麻袋蘋果——舒宜對現在買東西的風格也是真的無奈,買西瓜的單位是尼龍袋,買白菜的單位是三輪車,買蘋果梨也是用麻袋……
好在舒宜媽媽買回來的一麻袋蘋果挺好吃的,酸酸甜甜,水分充足,一口咬下去特別脆。舒宜現在每天上午的課間都會吃一個。自從舒宜把軍訓時長胖的幾斤肉又減掉了,她就不再每天啃黃瓜和西紅柿了,但是她依舊不敢每天課間加餐的時候吃麵包餅乾這些高澱粉含量的食物,依舊是吃蘋果這些水果的時候比較多。
唐詩詩指著精美的蘋果包裝,讓舒宜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