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級裡的同學們聽到這個訊息,有些人覺得就這樣放棄了已經到手的機會很可惜,也有些人覺得選擇最適合自己的學習環境最重要,沒必要為了追求火箭班的光環,反而對自己的學習造成不利的影響。
班主任也透過這件事,對班裡的同學們說,如果有哪名學生覺得跟著火箭班的進度太過吃力,想要更慢一點、更詳細一點的講課方式的話,可以考慮去重點班學習。
“你們可以先去重點班聽上一週課,如果覺得還是我們班好,就再回到我們班,如果覺得重點班好,就去重點班。”
班主任這麼說之後,舒宜班裡真的有四個同學在接下來的一週,時不時去重點班聽課。不過一週之後,四個同學都回來了,最終並沒有人決定轉去重點班。
去聽過課的四個同學都說,“重點班講課是比我們班慢一點,但我也沒覺得他們講課講的哪裡詳細了,他們講的內容,我們班也全都講過啊!其實我還覺得我們班講的更深一點更多一點呢。”
“重點班講課慢,我覺得是因為同樣的內容要反覆講好幾次,老師還會在課堂上留出讓學生做題的時間。”
從重點班聽課回來的學生對此似乎很不能理解,“幹嘛要耽誤這個時間呢,明明可以佈置下去,讓學生們在課前課後做題啊。”
舒宜又一次感受到自己和一中火箭班的好學生們之間是有壁的,上課留出做例題的時間,當然是為了讓學生們更好的理解和掌握知識。
她上輩子讀鐵二中的時候,老師豈止會在課堂上留出做例題的時間?還經常會留出至少十分鐘的罵學生的時間……
十一假期之後,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和資訊學的競賽陸續開始。
從高一開始就一直用心學習競賽知識的同學當然不會錯過高二的這次競賽機會。儘管對於絕大部分學習競賽的同學來說,高三才是收穫的季節,但是高二這次競賽也是非常重要的,大家都會下場試試自己目前的水平。何況幾乎每隔一兩年,都會有高二的學生考出非常好的成績,直接被保送的事情發生,儘管大家都知道自己的水平還有不足,但心中難免藏著幾分期待,萬一撞大運,高二就被保送,那就不用再辛辛苦苦學習一年,能多出來足足一整年的時間用來想怎麼玩兒就怎麼玩兒!
報名參加競賽的,除了認真學習競賽的同學,還有不少從來沒有學過競賽,但也願意去湊湊熱鬧的。
兩個火箭班的同學基本上大半都報名了,唐詩詩當初都報名了化學和生物兩科的競賽,因為覺得自己比較擅長化學和物理這兩科。
舒宜當初報名的時候,懶得思考,索性數學、物理、化學和生物四科全都報名了,資訊學沒有報名,因為舒宜對演算法啊程式設計啊真的是一竅不通,即使去考試恐怕也只能交白卷。
雖然想要透過競賽保送,肯定要踏踏實實地學上兩年競賽知識,但是如果不指望保送,想考出一個省二等獎、省三等獎的成績,拿到獎狀,對於成績優異的好學生來講,還是不難的。
當然省二等獎和省三等獎在高考的時候一分也不能減,但是好歹也算一個獲獎經歷,以後能寫進個人履歷裡的。大多數學生報名的時候想的都是雖然沒有什麼好處,但是多獲一個獎項肯定也沒有壞處,拿回家讓爸媽開心一下也好。
而且各科老師也都鼓勵學生們踴躍報名參加,老師們都在說,“你們在一中,又在火箭班,覺得省二等獎和省三等獎隨便考考就能拿到,所以覺得這個沒有用,沒有含金量、不值錢。”
“但是如果把範圍放到全市、全省,你們知道能拿到學科競賽的省二等獎和省三等獎的學生比例有多低嗎?很多普通中學裡,整所學校裡也沒有一個人能獲獎,年級第一去參加考試都未必能把省二等獎和省三等獎的獎狀抱回家。”
舒宜在心中默默點頭,的確像老師說的這樣,上輩子她讀鐵二中的時候,整所學校都沒有學生獲得省二等獎,好像只有一兩個學生獲得省三等獎。
而鐵二中雖然是全市比較差的學校,但如果放眼到全省,肯定還有大把大把的鄉鎮的、農村的中學,生源情況和教學質量比鐵二中還要差,整所學校裡沒有一個學生能拿到省三等獎,也就沒什麼奇怪的了。
各科學科的初賽前夕,從來沒有學過競賽的同學們,不少也都找身邊學競賽的同學借了兩本書,臨時抱佛腳地翻一翻。
唐詩詩每節自習課,翻化學和生物競賽書的時候,眉頭都皺的能夾死蒼蠅。
而從頭到尾,舒宜一本書都沒有借,一頁書都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