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道:“你叫什麼名字?”
小長工答道:“蔡三郎。”
“蔡三郎……?”周雲見重複了一句:“可是蔡叔的小兒子?”
少年有些怯懦的應是:“我爹爹讓我跟著家主過來,學點本事,報效家主。”
周雲見了然的點頭,難得蔡叔有這份心。他如今在清雲山莊已然是總管之職,卻並沒有將兒子們安排油水高的崗位,反而讓老實巴交的大兒子去地裡務農,跟著種田一把好手的丘大。將有些頭腦的二兒子送去清雲海鮮舫做跑堂,兼顧著收拾灑掃的工作。又將生性怯懦的小兒子推了出來,不讓他一輩子畏畏縮縮的躲在家裡。
如今他倒是發現,這個蔡三郎雖說生性膽小了些,倒是有一副好頭腦。於是他上前拍了拍蔡三郎的肩膀,說道:“這個主意不錯,採納了!但做起來,也是有一定難度的。明日我會去晏東鎮的縣衙跑一趟,買一塊淺水海域下來。選一處安靜無潮的海灘,在那附近建民舍。建好了民舍以後,你們便可以開始招工了。這個冬天,便要把該準備的東西全都準備好,明年春年,正式開始進行養殖。欒家的海船,會給海鮮舫繼續供應食材。但明年開始,欒家便會停止供應。你們這邊不能掉鏈子,必須要把該養的都養起來,可都聽明白了?”
眾長工連連稱是,表示聽明白了。
第二天,周雲見便跑了一趟縣衙,用手裡的御批信件,成功的買了一片淺水海域出來。又在當地僱傭工人,開始建造屋舍。這次周雲見還專門留下了一名工匠,讓這名工匠督促著打造一個大型水暖迴圈系統。把這迴圈系統設計裝好以後,再行北上與眾人匯合。
工匠沒有異議,本來他就是想親手做出一套水暖系統出來。如今有機會自己承製一套大型的,他正樂得接下這件事。
終於,在忙完這邊的事情後,周雲見在晏東海峽逗留了足足三天,便和武帝一同北上,前往北疆。
與此同時,一隊人馬先他們一步,走在了去往念慈鎮的路上。念慈鎮,北疆與天狼部落邊境,自古兵家駐守之要地。念慈鎮綿延幾十裡山路,有一座觀音山。由於遠遠看去,那山有些像打坐的觀音,因此而得名。而念慈鎮便與觀音山遙遙相對,雖名念慈,這裡卻不知出了多少兇案。
只因念慈鎮地處邊境,三不管,又多山脈險峰。隨隨便便殺個人藏個屍,觀音是不管的。久而久之,這裡便成了出名的屍山。有一次山洪爆發,竟衝出了上百具屍骸。讓人更加驚駭的是,這上百具屍骸竟在一夜之間全部離奇失蹤。據義莊的人稱,這此屍骸是自己走出去的。看守義莊的人變得瘋瘋癲癲,至於那此屍骨是怎麼不見的,至今仍是一個迷。
那一行人馬十分低調收斂,甚至不住驛站,借宿了農家。這一戶人家只有祖孫二人,幾年前兒子兒媳正是上觀音山打柴時失去了蹤跡。老人曾懷疑,那被衝出的上百具屍骨裡就有他的兒子和兒媳。但還沒等著認屍,屍骸便不見了。直到如今,他仍未尋到兒子和兒媳的屍骨。
好在他尚年壯,將孫兒撫養成人,如今也已年十六,可以擔起養家重任。只是老爺子再也不讓他上觀音山,如果再失去孫兒,他定是承受不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