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是二姑父的基因比較強大, 從外表到內心, 二姑家的三個孩子都不怎麼親外公, 更親他們爺爺奶奶, 也就是王家人。
王學風比宋曦大四歲, 現在已經奔四的年紀, 三十六七左右。
宋昕琰知道, 他回宋家後大姑和二姑家肯定會收到風,沒想到這還沒幾天就派人找上門了。
宋昕琰對王學風直接找上公司的作法非常反感,這個二表哥,多年來一事無成。不是說他好吃懶做,而且空有一顆想經商的心,卻沒有經商的腦子。
爺爺在世的時候和王學風接觸得就不多,對方總是一副“你不是我們宋家人”的高傲姿態。不過現在,隨便打聽也知道他家那點兒破事。
二姑姑和二姑父都很看重這個大兒子,二兒子因為喜歡學畫畫,早已被他們遺忘,至於女兒,覺得她應該最終會嫁人,也就不怎麼培養,家裡的資源都傾向於王學風。
可惜,王學風確實長著一張精明臉,但是腦子確實不夠用,這還是多次驗證的結果。
就宋昕琰所知,王學風大學畢業後就跟著二姑父到公司上班,不過沒上多久,他覺得每天定時定點打卡並沒有意思,就自己出去創業。二姑父覺得他有想法也就準了,還給了一筆創業啟用基金。
王學風的第一次創業以失敗告終。
緊接著,在他朋友的攛掇下,又開始第二次創業。
二姑父認為失敗乃成功之母,誰一創業就能成功,王學風又再一次從他那裡得到第二次創業的啟動資金。結果,沒多久,再一次創業失敗。
第三次,第四次……後來他也不知道換了多少個行業,一直沒有成功過。
也不知道二姑父一家人是怎麼想,居然到現在還認為王學風有經商天賦。
宋昕琰記得爺爺在世的時候,給他講過一個故事。
有一個勤勤肯肯的年輕人,他一直在創業,在他每次選擇創業的行業或者機會時,他總會選擇最終總是走向失敗那個選項,和他反著選的朋友卻一個個都成功了,無論選擇多少次,他永遠都會失敗。
他們坐在陰涼的樹下,吃著西瓜,爺爺搖著蒲扇,笑眯眯地問他:“你知道這個人為什麼會一直失敗嗎?”
宋昕琰認認真真地把故事聽完了,想了好一會兒,搖頭,不是很明白。
爺爺也沒讓他繼續猜,說道:“因為他懶,每一次做選擇的時候他都規避了會遇到困難選項,選擇他下意識認為不需要走彎路的事情,不想動腦,想不勞而獲。明白了嗎?”
宋昕琰說:“我明白了。”
看到此時的王學風,宋昕琰突然明白爺爺為什麼要給他講這個故事,他是在告誡自己,要學會迎難而上,成功的路上並不歡迎懶人。
他想,王學風大概就是這種人。
此時的王學風正在利用自己的外表和前臺女孩聊騷幾句,看到他過來,便道:“昕琰。”
前臺妹子被幾句話弄得面紅耳赤,他們似乎已經加上了微信。
宋昕琰假裝沒看見,王學風在泡妞上面確實有一手,如果能把這份心放在工作上,想必還會創業成功個一兩次吧。
宋昕琰不鹹不淡地應道:“風哥,是你啊。”
王學風自認瀟灑的拔了撥留海:“意外吧,我也是最近才知道你在這邊上班。”
宋昕琰半點也不想見他,點了點頭:“嗯,到我辦公室坐會兒?”
他很確定王學風找上門肯定沒有好事,二姑手中的股份已經可以左右局面,他找自己幹什麼,想來還是得問問宋曦具體情況。
王學風跟著宋昕琰進辦公室,還回頭跟前臺美女晃了晃手機,前臺美女十分不好意思的低下了頭。
聽說宋總是富二代出身,他表哥也全身都是名牌,肯定也是非富即貴,她要時來運轉了。
王學風不請自來,宋昕琰也沒有必要向他示好,他連茶水都沒想給他倒。
成為新專案的負責人後,宋昕琰現在掛著總監頭銜,辦公室的門牌上寫得很清楚。
王學風看到後嘖嘖兩聲:“弟,你混得不錯啊。”
宋昕琰隨口道:“混口飯吃而已,比不得你們這種當大老闆的。”
王學風哈哈笑兩聲,他很清楚“大老闆”用在他身上得摻雜多少水分,他認為宋昕琰這幾年都沒聯絡宋家,應該不知道他的事。
他臉大道:“要不我聘請你到我公司上班?”
宋昕琰努力自貶:“算了吧,我可沒那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