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雙方頭排的護甲都很完備,這波弩箭效果不大,作用其實更多為了打亂敵方前進的節奏。
等到雙方長槍碰頭,便開始試探,相互撥攔。
只見戰場上,雙方長槍兵你扎我腳,我顛槍。你上扎,我捉槍。你下扎,我櫓槍。
你來我往,打得熱火朝天,但其實造成的傷亡很小。
等到雙方越逼越近,長槍放平,這才開始捅刺。
戰場上不停的發出“叮叮噹噹”的聲響,有點像風吹竹林的聲音。
接著,越來越多的隊伍被投入了戰場,武器相交聲、喊殺聲越來越大。
葛火郎所在的隊也被派上了陣,他是隊將,理應站在前面,後面是執著旗幟的旗頭。
葛火郎的小隊是長槍兵,不過戰前經過了突擊訓練,挑選了十名精兵,改用筆刀。
筆刀可不是像筆那麼短,只是比鳳嘴刀、偃月刀略短一些,但頭部比較尖,可刺可砍,吳軍士卒比較愛用。
葛火郎帶著士卒們與南唐軍長槍兵對線,葛火郎拿著筆刀站在隊前,士卒們紛紛將長槍放平,這時對面南唐軍士卒的臉已經看得一清二楚。
葛火郎將他的筆刀斜斜執著,蓄力待發。
對面的南唐士卒看到拿著大刀的葛火郎,臉上閃出慌張的神色。
因為長槍陣最怕大刀,要麼在陣前把拿大刀的都刺死,如果刺不死,被拿大刀的衝進陣中,那是可以直接開無雙的,這時候,拿大刀的殺拿長槍的,如同割草一般。
但這時慌張也沒用了,雙方長槍接觸,開始相互撥弄。
這時候整個小隊的長槍都放平了,密密麻麻如同刺蝟一般,雙方近百杆槍,撥來撥去,就會攪在一起。
葛火郎大喝一聲,就地一個骨碌,滾到了長槍叢的下面。
南唐軍前面士卒的長槍又夠不著下面,急得大聲喊道:“下面有人!後面的往下刺!”
但長槍陣十分密集,後面士卒只能看到前面士卒的頭盔,根本就不知道該往哪裡刺。
說時遲那時快,葛火郎雙手持刀使勁一揮。
寒光一閃,不知道斬斷了多少根長槍,又不知砍斷了幾個人的小腿。
南唐軍的長槍陣瞬間就倒下了一小塊。
見隊正得手,後面的大刀兵也有樣學樣,一個接一個滾入了長槍的下面。
“嘁哩喀喳”,砍腳如同割草一般,一割就是一大片。
南唐軍這一隊長槍兵,瞬間就被打殘,怪叫一聲,扔下長槍就往後跑去。
葛火郎歡呼一聲,“隨我殺!”就追了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