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昭達正在潤州城南的仁和門外,他陰著臉看著攻城部隊又一次從城頭敗退下來,他揮起馬鞭把負責攻城的主將噼裡啪啦抽了一頓。
“你只宗桑,連個破城都攻不下來。”又把人給罵了一頓。
錢弘佐那邊在金陵城外大破南唐軍主力,已經在金陵城南開始小幅度的試探攻城,自己這廂居然連潤州外城還沒破。
杜昭達很急,再晚恐怕金陵要被錢弘佐自己拿下來了,到時候他這個侍衛親軍的主帥一點功勞都沒有,實在是臉上無光。
滅國大功,機會可是不多的啊。
駐守潤州的是南唐梁王徐知諤,是此前被朱虎臣活捉的徐知證的弟弟,都是徐溫的兒子。
南唐開國皇帝李昇原名徐知誥,是徐溫的養子。所以,南唐有李、徐兩個姓的王爺就很合理了對吧?
潤州自上次被趙承泰攻破了,又被南唐所收復,便派藩王徐知諤來鎮守。
徐知諤將趙承泰殺俘的事蹟廣為宣傳,於是將士們皆死戰,不願意投降。
徐知諤平日裡遊手好閒,喜歡各種寶物,家裡珍奇古玩不計其數,杜昭達圍城,徐知諤將家裡府庫開啟,把財物都分散給將士們,讓他們決死守城。
不得不說,徐知諤這紈絝還是有兩把刷子的。他吸取了常州被破的教訓,在城頭張布幔、木架,在牆體上蓋上溼牛皮,以減緩霹靂炮的衝擊。
他讓士卒們在城下躲避霹靂炮,等到炮擊結束,再上城守衛。
如此這幾套連招下來,大大減少了守城士卒的傷亡。
他還自掏腰包,徵募城中百姓為“土團”,派年老士卒訓練土團,來輔助守城,倒也頗為能用,在城頭上,砸砸滾木礌石,也造成了頗多殺傷。
張濟廣勸杜昭達莫要急躁,攻城本就不是一日之功。
潤州城西的城門,自北向南依次為還京門、登雲門、西坊門、西水門、放鶴門,城南一面,自西向東,依次為鶴林門、中土門、仁和門、南水門和通吳門。
吳軍的霹靂炮大多擺在鶴林門外,因為鶴林門西南角就是南山,站南山上,可眺望潤州城內景象,可以用來校炮。
張濟廣制定了校炮的旗語,設立校炮手,站山上,觀察石炮落點,然後透過旗語,讓山腳的霹靂炮調整配重、方向等,使得霹靂炮打得更準了。
三更時分,徐知諤的侍衛長譚軍率領精兵五十人,偷偷自西水門鳧水出來,然後鑽到南山上,悄悄潛到吳軍的霹靂炮陣地附近。
譚軍本是想去燒掉霹靂炮的,結果弄出了聲響,被巡邏計程車卒給發現了。
譚軍慌慌張張只能就地放火,隨意點燃了一些東西。
結果好死不死,竟然引燃了就在附近的猛火油彈。
於是杜昭達還沒捨得用的猛火油彈被付之一炬,猛火油彈造成的煙霧瀰漫了幾里路,以至於差點造成大亂。
杜昭達氣壞了,天一亮即令士卒發起猛攻,不計一切代價,輪番上陣。
攻擊一波接一波,霹靂炮轟,轟完步兵衝,衝完繼續霹靂炮轟。
如此迴圈往復,終於在三天後,攻破了潤州外城。
徐知諤逃入內城,杜昭達威脅徐知諤,如不主動投降,一旦破城,就會將他凌遲處理。
徐知諤這時才知道害怕,只得開城投降。
張濟廣留了杜昭達一部將守城,其餘人等,皆隨之西進,進兵至金陵。
朱虎臣派兵繞路,繞到了當塗的背後,前後夾擊,攻破當塗城。然後一鼓作氣,拿下了採石。
於是,朱虎臣也抵達了金陵城下。
吳軍大軍近七萬人,會師於金陵,將金陵城圍得如鐵桶一般,四面攻打。
李弘冀困守孤城,內外斷絕,也不佈置守城,終日飲酒。
時常夢錫被貶官在家閒住,李弘冀召其為幕僚,諮詢戰守之策。
一日,李弘冀又一次大醉後醒來,命宮人敲鐘召集百官。
又召來常夢錫,稱自己要登基,讓常夢錫替自己寫登基詔書。
城頭還在血戰,李弘冀坐困愁城竟然想登基稱帝,常夢錫一點也不慣著他。
“登基作甚?做一城之天子乎?聖人有傳位乎?”
常夢錫當時被宋齊丘一黨給貶斥,就是因為他性情剛強,氣量狹小,常常直言不諱,所以很是得罪了不少人。
李弘冀惱羞成怒,拔劍要砍了他。
常夢錫梗著脖子道:“殺我,顯得殿下幼稚與可笑。不